摘要:AI是这两年来最炙手可热的词,整个手机圈都在这块卷了起来。目前,三星Galaxy S25系列和谷歌Pixel 9系列都拥有比较完整的AI工具集,一众中国品牌手机更是在不断更新AI功能,作为第一科技公司的苹果也一直在跟进。
AI是这两年来最炙手可热的词,整个手机圈都在这块卷了起来。目前,三星Galaxy S25系列和谷歌Pixel 9系列都拥有比较完整的AI工具集,一众中国品牌手机更是在不断更新AI功能,作为第一科技公司的苹果也一直在跟进。
苹果AI最开始推出于2024年WWDC,并承诺将于2025年全面推出。但一年都快过去了,国行版AI不断推迟,直到现在都没有发布。有消息指出, 国行苹果AI至少还要等到7月的iOS 18.6。所以,库克的这张大饼还要画到什么时候?
Apple智能,没有预备好
去年6月,WWDC24如期而至。此次WWDC,最重磅的当属Apple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和当时的其他AI工具不同, Apple智能可以利用生成式模型和用户个人情境,提供更实用和相关的智能功能。其中最核心的是, Apple智能能够理解和创建语言和图像,执行跨应用操作。
此时,苹果还计划将 Apple智能和9月份的iPhone 16系列一同面世。iPhone 16的其中一个宣传语就是“为Apple智能预备好”。
但是我预备好了,Apple智能却没有预备好。直到10月28日,iPhone 16系列发售一个月以后,苹果才匆忙上线英文版的 Apple智能,其他语言的支持还要推迟到2025年2月。而且,WWDC时宣传的一些关键功能也没有上线,比如更高级的Siri功能,以及Genmoji和Image Playground等创意工具。
直至今日, Apple智能对比当初的承诺,如果要打一个比方,也就是满汉全席和108道菜的程度——看起来菜差不多齐了,实际上根本不好吃。比如最基本的AI写作工具,当你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的时候,AI并不会标记语法和标点符号错误,反而会重写你选定的这段文本。并且由于AI理解能力的不足,被改写的内容往往也容易出现语义的偏差,“吃了么您”一不小心就变成“吃您了么”。
在美国和加拿大,已有用户提起集体诉讼,指控苹果公司存在虚假广告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诉讼的核心观点是,苹果在宣传中大力鼓吹Siri的新智能功能,但这些功能至今未能向用户提供。特别是“小熊女”Bella Ramsey出演的一系列广告,对于现在的iPhone来说,简直就是科幻。“Siri,我几个月前在G咖啡馆遇见那个人叫啥?”现实的Siri:我TM怎么知道!
这当然可以理解,如果他们事先知道苹果关于这些功能的广告都是大饼,就不会专门高价买iPhone 16系列了。加钱抢的首发,等了一年还没用上完整的功能,这搁谁都难受。
但国内用户可能已经对这种承诺司空见惯了。“后续将提供OTA升级”已经成了国内手机厂商发布会再常见不过的套路。问就是后续,后续是多久大概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国行的Apple智能
依旧遥遥无期
不过海外的iPhone用户好歹还用上了 Apple智能, 我们中 国人可 是连个毛都没看到。
今年2月,苹果宣布Apple智能将于4月拓展至更多语言和地区,其中终于包括了简体中文。但苹果并未明确在中国大陆的具体上线日期,而是强调“推出时间依监管部门审批情况而定”。
果然直到5月初,Apple智能仍未在中国大陆推出。目前,只要你是国行版本的iPhone或者人还在中国大陆境内,就还不能使用Apple智能。不过好消息是 Apple智能还不支持繁体中文,这可能是我们领先同胞的第一次。
而且,简体中文 Apple智能的体验还是非常糟糕的。更高级的Siri对话能力就比如小熊女广告里的功能仍属科幻,跨应用操作能力也尚未上线。如果你问Siri:帮我在我的相册里找一下东京的照片,他会直接给你Bing上搜一圈东京的照片。再比如识图功能,想要把英文地名直接翻译成中文, Apple智能也理解不了。
图源:鰐の宇宙WANIVerse
更别提,国行版本的上线也是遥遥无期。目前国内对人工智能产品实行严格的监管政策,要求AI产品必须经过官方认证才能上线。苹果为了符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必须对其AI系统进行本地化改造,确保内容审查合规,避免出现敏感或违规信息。
而目前苹果在海外版苹果智能是和OpenAI的ChatGPT合作,在ChatGPT进不来中国的情况下,苹果只能选择国内的AI产品进行合作。前车之鉴就是三星为了进入中国,就和百度千帆和美图AI视觉大模型推出的多项AI应用。
目前有媒体报道,百度文心一言可能作为国行版Apple Intelligence的核心云端智能引擎,而阿里可能提供审查机制,对AI生成内容进行本地合规审核。而国行版 Apple智能的上线可能会推迟到iOS 18.6发布之后,也就是6月WWDC之后。如此一来, 去年为 Apple智能购买的iPhone 16系列,差不多就真的等了快一年。
以及,核心的Siri大升级已经被大幅推迟,一些报道指出可能要等到2025年末发布的iOS 19,甚至有消息称可能延迟至2027年。到那时,iPhone 16的用户可能又到了要换机的时候,专门为 Apple智能升级iPhone 16的钱可就真白花了。
有心无力,这张大饼还得先画着
但这张大饼确实还不得不先画着。 Apple智能在海外也受到了更多竞争者的冲击,面对Perplexity AI、Meta AI、谷歌AI(Assistant/Gemini),苹果的核心升级严重延迟,能力也非常落后。
众所周知,苹果生态的优势在于其无缝的软硬件整合体验。但 Apple智能的落后,已经开始让竞争对手们正通过各种方式挑战苹果的控制权:Meta AI直接在其应用内阻止苹果智能的运行,迫使用户做出选择;而Perplexity则与硬件厂商合作,提供一种替代性的、以AI为中心的整合体验。
AI搜索初创公司Perplexity AI目前正在与摩托罗拉合作(据称还在与三星洽谈类似合作),将其AI搜索/问答引擎直接集成到摩托罗拉的智能手机中,作为“Moto AI”套件的一部分推向市场。Perplexity CEO Aravind Srinivas公开表示,“搜索不应该是无尽的链接和广告——它应该直接给用户他们想要的东西”,甚至放言“Perplexity将让苹果智能运作起来”。
几周前,Perplexity已经在iOS平台上推出了AI语音助手功能。你可以直接问它“能推荐10个纽约West Village的咖啡厅吗”,它可以直接调用苹果的AI展示推荐结果的位置,同时你可以继续要求它预定位置,或者把备选发给同行的朋友看看他们的意见。这种AI体验简直比苹果自家的AI体验强上太多了。
而另一个科技巨头Meta则决定在旗下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和Threads等App中禁用苹果智能的功能,特别是写作工具(Writing Tools)和Genmoji。当用户在这些应用中尝试使用苹果智能时,会被引导至Meta自家的AI解决方案。
同时,谷歌正不断将其Gemini模型深度整合到安卓系统和各项服务中。如果苹果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原生AI功能,用户可能会越来越多地转向第三方AI应用,甚至考虑更换平台。当初是为了 Apple智能买的iPhone 16系,现在同样可能为了更好的AI体验,转投其他厂商旗下。
所以,这张大饼,苹果只能暂且先画着。不然还能咋办呢?
来源:科技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