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自人类走出洞穴、点燃第一粒火种,农业便成为文明最深沉的根基。当“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上升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当绿色化、精准化成为肥料产业转型的时代命题,农业科技如何赋能单产提升?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自人类走出洞穴、点燃第一粒火种,农业便成为文明最深沉的根基。当“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上升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当绿色化、精准化成为肥料产业转型的时代命题,农业科技如何赋能单产提升?
近日,台沃科技集团总农艺师曹均成做客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联合主办的《肥料大咖谈——单产提升,我们在行动》访谈节目,与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名誉理事长、研究员白由路展开深度对话,揭示“一‘方’一世界”的现代农业生产力密码,展现中国肥料行业在绿色转型中的突破性实践。
测土配方 20 年:从技术试点到绿色转型 “关键推手”
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经典案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自2005年试点以来,已成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白由路在节目中指出,该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土壤检测精准掌握养分状况,结合作物需求科学配比肥料,实现“四个正确”——正确的肥料种类、用量、时间与位置,从而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减少面源污染。“作物无法区分土壤原生养分与施肥补充养分,只有通过测土配方,才能精准补充作物所需的不足养分,既避免浪费又保护环境。”他强调,测土配方不仅是技术进步,更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让施肥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为化肥减量增效、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台沃集团作为该技术的深度践行者,将“测土配方”融入21年发展历程,构建起“测-配-产-供-施”全链条服务体系。曹均成介绍,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形成了“6R”精准施肥技术体系,针对不同作物制定全程营养套餐,实现施肥精度达“克级”。“我们的技术通过精准控制肥料用量和位置,使肥料利用率提高10.5%,粮油作物增产率达9.3%,经济作物增产率更是高达17.4%。”曹均成以具体数据展现技术实效。例如,在四川某水稻种植基地,应用“种肥同播”技术后,每亩化肥用量减少21.6%,产量却提升12%,农户收益显著增加。
产学研协同创新:破解技术瓶颈,加速成果转化
在技术创新层面,台沃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校构建“企业主体+院校支撑”合作模式,有效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曹均成提到,双方联合研发的“云智化冷藏流料包膜工艺”,将肥料生产模具寿命从500吨提升至1200吨,显著降低能耗与成本;针对“五老一酸一超”(老烟田、老菜园、老果园、老中草药园、酸化板结土、重金属超标土)等退化土壤,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开发的“亲活素”碱性非水溶中量元素肥料,成功克服连作障碍。
这种“研发-转化-应用”一体化模式,催生了300余个绿色肥料产品与41种作物全程营养解决方案。数据显示,台沃配方肥平均肥料利用率达45.5%,较传统施肥提高10.5%;化肥纯量投入减少21.6%,粮油作物增产9.3%,经济作物增产17.4%。“我们的解决方案不仅平衡了土壤养分,更平衡了技术经济性与农民收益,让‘减肥增效’看得见、算得清。”曹均成表示,这些成果已在川渝、新疆等地的200余个县推广,累计服务面积650万亩,助农增收超15亿元。
从 “卖产品” 到 “卖服务”:构建小农户服务新生态
面对全国超2亿小农户的服务痛点,台沃探索出“技物结合+数字赋能+渠道下沉”的全链服务模式。线下构建7000余个镇村级服务网点,提供“测土配方+无人机作业+农技指导”的保姆式服务;线上搭建数字化平台,通过精准施肥数学模型实现远程诊断,让技术服务穿透“最后一公里”。白由路评价,台沃的实践证明,企业需以“五个核心环节”(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指导)为抓手,将技术创新与落地服务深度融合,才能破解“技术到户难”问题。
曹均成举例道:“在四川、新疆等地,台沃通过‘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六统一分’标准化种植(统一供种、施肥、技术等,分户管理),打造了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的高产示范田。这种‘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模式,不仅提升了小农户的科学种田水平,更推动了区域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绿色转型新路径:数字驱动与全链融合
面对肥料行业精准化、绿色化转型趋势,台沃明确“三大技术路线图”:一是深化数字农业与生物技术融合,开发微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功能型缓释肥等新产品,推动肥料从“单一营养补充”向“土壤-作物系统调控”升级;二是构建智慧农业生态,将精准施肥技术与智能装备结合,打造“清洁高效栽培”模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三是完善“智慧云农”平台,整合土壤数据、作物模型、市场信息,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购肥-田间管理”全流程数字化服务,让科学种田更简单、更高效。
白由路展望,未来测土配方技术将在三个细分领域实现突破:一是基于物联网的土壤养分实时监测,结合卫星遥感与AI算法,实现施肥决策的动态化、精准化;二是针对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等特殊场景,开发专用配方与新型肥料;三是融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施肥技术创新降低农业碳排放,助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从政策顶层设计到企业技术落地,从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到亿万农户的责任田,台沃的实践印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硬道理。当企业从“卖肥料”升级为“卖技术、卖服务、卖标准”,肥料产业正成为粮食安全与绿色发展的双重引擎。我们相信,每一寸土地的增产潜力,都将在政策、科技与市场的共振中被激发,为“中国饭碗”盛满更多科技的分量!
来源: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