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家火一家!这个“蛋糕界拼多多”,值得茶饮人都看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7 10:10 3

摘要:最近,一个叫源麦甜的品牌,吸引了不少饮品老板的关注,其被喻为“蛋糕界的拼多多”“千层界的1点点”。

最近,一个叫源麦甜的品牌,吸引了不少饮品老板的关注,其被喻为“蛋糕界的拼多多”“千层界的1点点”。

从山东烟台起家,最近一年快速开到170多家门店,招牌单品销量突破百万。

同样瞄准年轻人市场,我发现它出圈的几条“野路子”,很值得饮品人学习。

单品热销百万个

野蛮生长的它,成最火蛋糕店?

在北方市场,主打“千层蛋糕”的源麦甜,狠狠火了起来。

年轻消费者激情下单,评价它:“新鲜现制”“料多馅足”“极致性价比”。

在社交平台上,经常能看到“源麦甜什么时候开到XX城市”的留言,甚至还有网友做起了跨城代购生意。

从抖音团购平台可以看到,其在营门店已有170+家,单品最高销量突破百万份。

它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我到门店打探了一番。

门店低调质朴,一点不起眼

工作日傍晚临近打烊,我来到位于郑州郑东新区龙子湖的源麦甜门店,7台客服手机铃声交替响起,外卖小哥频繁进出。

热闹的场景与不起眼的门店形成强烈反差。不同于传统面包房、甜品店的精致装潢,源麦甜的门店可以用“质朴”来形容。

整体布局是前店后厂,仅有三两个座位,吧台旁的展示柜里摆满了待取的外卖。透明玻璃隔开的操作间,制作过程一览无余。

主营一个大单品——千层蛋糕

主营产品是6寸的千层蛋糕,单个售价55元。品牌宣传以动物奶油、新鲜水果为主要原料,消费者可自选口味搭配。

制作过程也不复杂,饼底提前预制,一层饼皮、一层奶油、一层自选原料交替叠加。手法娴熟的师傅约3分钟就能出品,没有多余的造型装饰,直接装进外卖盒售卖。

一到节日就爆单

店员告诉我,为减少等待时间,电话预约下单已成为消费者的常规操作。如果遇到五一、母亲节等特殊节点,基本到中午就预约满额,不得不停止接单。

从门店到产品,看似“平平无奇”,如何被消费者视为“蛋糕界的拼多多”?隐形黑马源麦甜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

3个“野路子”

颠覆传统蛋糕的生意

仔细观察我发现,消费者用脚投票的背后,是源麦甜打出了一套极致性价比的组合拳。

1、只卖一款单品,把蛋糕价格打下来

提到源麦甜,网友提到较多的是:“我买它并不是因为‘口感多能打’,而是因为它便宜量大好吃。”

我了解到,源麦甜的首家门店开在山东烟台的大学城附近,精准定位学生群体,主打平价策略。此后,其门店布局也多围绕大学城周边或人流密集的社区展开。

在产品上,源麦甜摒弃了“大而全”的产品线模式,转而聚焦千层蛋糕单一品类进行深度创新。

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还能集中资源优化出品效率,在保证品质的同时,将价格打下来。

以招牌6寸千层蛋糕为例,使用安佳动物奶油,搭配新鲜现切的芒果、蓝莓等,售价比盒马、山姆等商超还便宜,精准击中当下消费者“价格向下、品质向上”消费需求。

2、出品“反精致”,却让消费者觉得赚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打破蛋糕“精致化出品”的传统:不裱花、不装饰,直接用外卖打包盒包装。

如此简单粗暴的售卖方式,却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感:

当消费者拿到一个千层蛋糕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份量,上称一称,足足两斤重。

店员还会反复提醒”“两个小时内吃,无法隔夜保存”。传递产品新鲜信号同时,也引导建立品牌信任。

再加上门店采用明档现制的方式,消费者能够亲眼看到制作过程:师傅用大块新鲜水果“堆料”。进一步强化“高性价比”的感知。

这种“去装饰化”策略,本质上是将包装与视觉营销成本转化为原料升级投入,形成 “省下来的成本,全变成看得见的品质” 的消费认知。

3、轻量DIY,让社交裂变自然发生

源麦甜的野路子打法不止于此,在经典固定口味之外,其特别推出“任选3种口味自由搭配”的定制化服务,由此也被网友视为“千层界的1点点”。

30多种自选原料涵盖多种品类,比如有榴莲、芒果、火龙果等近10种现切应季鲜果,还有玫瑰荔枝、伯爵红茶特色奶冻,以及黑巧榛子燕麦脆等酥脆小料。

口感从绵密到清爽、从果香到谷物香,为消费者提供丰富选择。

用轻量级的“自选配方”模式,满足“千人千味”的个性化需求,不仅兼顾了出餐效率与消费体验,也会激发用户的社交分享欲:

小红书上,消费者纷纷晒出自己的搭配攻略。截至发稿,“源麦甜”相关笔记已有6万+篇,自发式口碑传播让品牌知名度随之放大。

让消费者感觉“物有所值”

把蛋糕做成高频小食

在传统观念里,蛋糕往往绑定生日、节日等低频场景。

当行业内众多品牌扎堆向精致化、高端化转型时,源麦甜却反其道而行:

撕掉蛋糕“仪式感溢价”的高价标签,让其回归小食属性,成为消费者随手可得的 “快乐搭子”。

由此将消费场景延伸至宿舍分享、家庭聚会、办公室加餐、露营外带等,把蛋糕从低频消费,转化为“下午茶必备”“解馋神器”等更高频的日常需求。

正如行业人士评价:“源麦甜卖的不是蛋糕,而是人人都买得起的多巴胺。”

近两年,“月薪一万吃不起面包”“大家苦高价蛋糕久矣”等热门话题,也折射出源麦甜走红本质:

砍掉一切非必要成本,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消费者敏感的价值点上。

通过降低价格、精简包装,有效管理消费者预期,再以品质用料和十足分量,带来惊喜体验,由此让经典的千层蛋糕成为现象级爆品。

这也再次印证了,消费者并不会一直捂紧钱包,只是拒绝为华而不实的附加值买单。

真正的性价比,不是单纯的低价,而是让消费者感觉“物有所值”。

对于饮品人而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与其焦虑流量成本、获客成本居高不下,不如回归商业本质:

让消费者每一口都能喝到“诚意”,或许就是下一个爆款的起点。

统筹|艳子|少华 视觉|江飞

来源:嗔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