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爱你·护未有我|“未你”撑起“法治伞”!呼兰区“三位一体”打造沉浸式法治课堂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7 12:10 1

摘要:为切实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5月15日,呼兰区委政法委联合相关单位组成“未成年人法治宣讲团”,走进呼兰区幸福小学,开展“‘未你’撑起‘法治伞’筑牢校园反有组织犯罪防护网”主题宣讲活动,通过“校园宣讲+班级互动+课堂体验”创新模式,用情景模拟、普法

为切实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5月15日,呼兰区委政法委联合相关单位组成“未成年人法治宣讲团”,走进呼兰区幸福小学,开展“‘未你’撑起‘法治伞’筑牢校园反有组织犯罪防护网”主题宣讲活动,通过“校园宣讲+班级互动+课堂体验”创新模式,用情景模拟、普法动漫等形式,为师生送上一套法治教育“定制大餐”,将法治观念“播”进校园、“种”进心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打造共建单元

推动法治宣传进校园

构建协同联动体系

呼兰区委政法委切实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建设年专班综合指导办公室牵头作用,组织区司法局、团区委、区教育局等部门,共同携带法治宣传“套餐”深入校园开展面对面宣传。在校园活动现场,法治宣讲团的工作人员向课间休息的师生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50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资料200余份,解读了有组织犯罪的表现形式、未成年人如何防范校园欺凌和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等知识,向学校师生讲述法治小故事,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

打造共治单元

推动法治宣传入班级

形成同频共振格局

紧扣未成年人保护建设年“七大专项行动”主线,呼兰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分别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展开专题宣讲,通过“以案释法+情景模拟”的方式,以校园周边可能发生的“强行索要零花钱”等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中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重点条款。教师们纷纷表示,这种“视听结合+沉浸体验”的普法模式让法律条文变得鲜活可感,有效提升了学生辨别是非、自我防护的能力。

打造共享单元

推动法治宣传上课堂

打造沉浸普法场景

法治宣讲团的工作人员将课堂作为宣传主阵地,把法治知识搬上讲台、带入课桌,为广大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利用校园多媒体设备在班级播放了1分17秒的普法动漫视频,通过以真实案例改编的剧情、通俗易懂的语言,直观展现了校园周边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及应对措施。为突出宣传实效,工作人员通过头脑风暴形式,在现场开展了知识问答互动活动,学生们踊跃发言、争先抢答,场面热烈,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通过上讲堂活动,变“灌溉式”宣传为“沉浸式”深学,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提升了法治宣传的实效性。

此次活动是呼兰区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建设年工作及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呼兰区委政法委依托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在全区各中小学校持续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融入校园综合治理,构建“部门协作、家校联动、社会参与”的立体化防护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法治环境。

来源:成小成的每一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