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国内老大,比亚迪一定是毫无争议,毕竟比亚迪庞大的销量,在很多车企面前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一样。让我们先看看比亚迪的销量到底有多恐怖。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恐怖的138.09万辆,要知道一季度两个大众加起来也不过卖了61万辆车。而比亚迪在刚刚过去的
要说国内老大,比亚迪一定是毫无争议,毕竟比亚迪庞大的销量,在很多车企面前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一样。让我们先看看比亚迪的销量到底有多恐怖。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恐怖的138.09万辆,要知道一季度两个大众加起来也不过卖了61万辆车。而比亚迪在刚刚过去的四月份,一个月就卖了38.01万辆。海外市场更是以 79086 辆的单月出口量强势反超特斯拉。这样的比亚迪不可谓不强大。
但是俗话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不断有新的老大诞生。比亚迪虽然强大,但是如今有一家车企感觉马上就将超越比亚迪,取代比亚迪成为车圈老大,这家车企就是同样创造民企神话的吉利汽车。
如果说吉利能够超越比亚迪,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相信,毕竟比起比亚迪现在频频见诸各大媒体,一直处于流量漩涡的比亚迪,吉利似乎现在毫无存在感,那么我们先看看吉利如今的销量到底如何?是否有资本超越比亚迪?
近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该集团于2025年4月的总销量为23.41万部汽车,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3%。于2025年首4个月总销量约为93.79万部汽车,同比增长49%。吉利4月份销量高达23.41万辆,虽然相比较比亚迪的38万辆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是吉利增长势头迅猛,反观比亚迪销量平平无奇。
那么吉利是否能够超越比亚迪呢?如果单看目前销量数据,似乎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是未来吉利还是很有可能超越比亚迪。至于为何能超越还需要从比亚迪和吉利本身去分析。
目前比亚迪虽然销量很高,但是其低端车型占比超高。根据2024年的数据,比亚迪12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销量占比达到约70%。具体来看,海鸥、秦L、海豹06 DM-i、秦PLUS DM-i、驱逐舰05、元UP、宋Pro等车型的销量合计为23.8万辆,占国内总销量(34.2万辆)的近七成。这类车型通过压低价格吸引大众消费者,成为销量支柱。
比亚迪为了维持超高销量,近年来不断采取低价策略,车价一降再降。但是低价策略虽能快速抢占市场,却暗藏危机。一方面,低价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不断降低,且不说导致企业对于员工福利薪资待遇,更重要的是较低利润可能会导致产品技术迭代能力;
最主要的是低价策略,成本压力迫使企业在生产环节对零部件质量、工艺可能会出现一定妥协。市场中,比亚迪低价车型的负面反馈不断涌现:内饰异响、电子元件故障、漆面易刮花,零部件生锈等问题频发,这些负面评价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持续侵蚀品牌口碑,形成 “低价走量 — 品质下滑 — 口碑受损 — 销量下滑” 的恶性循环。如此长期下去,比亚迪销量走低势必成为必然。
反观吉利汽车,正凭借技术创新与多元化布局发起强势冲击,并未采用比亚迪简单粗暴的低价策略。在技术方面,吉利已经构建起 SEA 浩瀚、GBRC 水晶等世界级模块化架构,其中历时 5 年、耗资 200 亿打造的 SEA 浩瀚平台,展现出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顶尖实力。基于 GBRC 水晶架构的睿蓝 7 与低风阻的银河 E5,搭载自研 7nm 车规级芯片龍鷹一号,GPU 算力达 900GFLops、CPU 算力 90kDMIPS,支持六块屏幕,相比比亚迪部分车型采用的高通芯片,在性能上实现降维打击。
在产品布局以及发展的合理性方面,吉利也表现出更加合理和较强的韧性。吉利形成了高低端协同的矩阵。银河系列主打性价比,但是并未一味追求低价,而是注重品质。同时吉利在高端品牌方面也已经成功破局。极氪与领克则锚定中高端领域,极氪品牌成交均价超 33 万元,并且销量和口碑都是一路走高。同时吉利油车新能源齐步走的策略,也让吉利多了一份底气。
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发展下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吉利一定会超越比亚迪再次成功等鼎国内老大。比亚迪是国内优秀的自主品牌,也是为自主品牌做强做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是这两年为了维系自主老大地位,一味追求低价策略,不仅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同时自身品质也越来越多的受到质疑,所以企业的发展还是需要加大技术创新。通过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实现产品的升级跨越,只有这样方能长长久久。
来源:听峰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