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剧《大染坊》开始排练,将于10月与观众见面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7 12:39 3

摘要:5月16日,民族舞剧《大染坊》排练启动仪式在山东剧院举行。山东歌舞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贝,特邀导演组孔德辛、郭海峰、杨思宇、韩水泉、刘一达,主演刘迦,《大染坊》剧组全体演职人员,以及媒体记者共同出席此次活动。

5月16日,民族舞剧《大染坊》排练启动仪式在山东剧院举行。山东歌舞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贝,特邀导演组孔德辛、郭海峰、杨思宇、韩水泉、刘一达,主演刘迦,《大染坊》剧组全体演职人员,以及媒体记者共同出席此次活动。

“尺布寸心,染尽一生”,民族舞剧《大染坊》以清末民初淄博周村纺织行业为背景,通过舞蹈艺术讲述印染大亨陈寿亭从乞丐到民族企业家的跌宕人生。剧目以“染坊”为切口,串联个人奋斗与家国命运,聚焦传统与现代、民族工业与外来资本的矛盾,以“布”的象征意象和色彩叙事,展现主人公心怀家国、自强不息的儒商精神,诠释近代民族工业的艰辛历程与以义制利的文化内核。创作融合齐鲁文化符号与当代舞蹈语汇,以“觉醒”与“召唤”为立意,通过蒙太奇手法和虚实交织的舞台呈现,既保留地域文化特质,又注入现代审美表达。

李贝表示,小说《大染坊》故事发生在山东淄博周村,题材具有地域独特性,深度植根于齐鲁文化土壤,是独属于山东的重磅IP,也是山东近代民族工业历史的典型缩影。2003年首播的经典鲁剧《大染坊》以商战叙事与人物塑造的鲜明特色,多年来持续保持高复播率与高认可度,其承载的“鲁商精神”“家国情怀”等内核已成为山东文化的重要符号。选取这一IP进行舞剧改编,既是对本土历史资源的深度挖掘,也可借助经典IP的市场号召力,强化“山东故事”的传播效能,推动地域文化在当代舞台艺术中的活化呈现。该剧历经一年多筹备,从前期预热、全国选角到完成演员招募,今日正式进入落地排练阶段。作为山东歌舞剧院近30年来首部重磅投入的舞剧作品,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使命。

在主创团队分享环节,导演孔德辛、郭海峰分别从创作理念、文化内核、艺术构思、排练计划等维度进行深度阐释。

孔德辛指出,该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民族与人文内涵,将成为展现山东地域文化和民族气概的新时代佳作。在人物塑造方面,着重将民族企业家陈寿亭的形象与山东人的精神特质紧密相连,凸显其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在视觉呈现上,力求实现民族性与国际性的融合,保留山东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契合现代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审美需求,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领略舞剧的魅力,使《大染坊》成为一部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传播力的精品之作。

郭海峰表示,这部作品对主创团队和山东意义非凡,整部舞剧将通过舞蹈肢体语言传递山东文化、人情,展现鲁商精神与爱国情怀,以肢体艺术表达精神与情感。在创作上,该剧的亮点与难点并存,不同于话剧、音乐剧等可通过语言直接叙事的艺术形式,舞剧需完全依赖肢体语言传递信息,既要让演员精准理解导演意图,又要让观众轻松看懂情节逻辑,在“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间实现巧妙平衡,这是舞剧内核创作的最大难点。需深入挖掘内容,借鉴电视剧版的影响力,以现代手法和蒙太奇技巧,在剧情、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创新。

随后,特邀主演刘迦围绕角色理解与塑造方向展开详细阐述,他坦言饰演陈寿亭这一角色面临巨大挑战。电视剧版《大染坊》及侯勇饰演的陈寿亭已深入人心,舞剧需在表达形式和人物塑造上实现突破与创新。作为南方人,刘迦与角色的成长背景差异显著,为此,他正从外形和内在两方面着手准备。外形上通过健身塑造符合人物的形象;内在则深入研究电视剧及相关资料,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内心层次与人生起伏。在前期排练中不断尝试寻找角色感觉,他相信凭借舞剧独特的肢体表达,结合舞美、道具等元素,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期待大家走进剧院欣赏这部充满创新的民族舞剧。

媒体提问环节中,与会记者围绕舞剧艺术特色、叙事结构创新、与经典影视版的差异化呈现,以及如何彰显齐鲁文化特质等议题展开提问。主创团队以严谨专业的态度逐一回应,为公众揭开这部舞剧创作的神秘面纱。

据悉,此次《大染坊》项目主创团队自2023年10月起开展了多次专家论证,历经多轮筛选最终选定改编经典IP小说《大染坊》;2024年3月至5月,主创团队深入淄博、济南等地采风,并面向全国招募40名演员,开展系统性专业训练,于今日正式落地进入排练阶段,将于今年10月份与观众见面。

民族舞剧《大染坊》的创排,不仅是对经典IP的创造性转化,更将为全国舞剧创作注入民族工业题材的新鲜血液。同时,通过挖掘齐鲁文化资源,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将有力推动山东舞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培育艺术人才、打造文化品牌、创新工作机制提供实践样本,助力山东文化艺术事业迈向新高度。(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陈炜敏)

来源:文化小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