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数量占全省总数近四成!“中国机遇”迭代,跨国公司加码“投资青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7 10:47 2

摘要:■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已临近,跨国公司的企业家正以亲身经历向全球推介青岛,企业家们真切希望能向全球传递“看好青岛、看好山东、看好中国”的清晰信号

“中国机遇”迭代,跨国公司加码“投资青岛”

目前已有1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投资设立412个项目,青岛外资企业数量占全省总数近四成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已临近,跨国公司的企业家正以亲身经历向全球推介青岛,企业家们真切希望能向全球传递“看好青岛、看好山东、看好中国”的清晰信号

■今年以来,青岛相继召开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议、外资企业座谈会等,政策供给务求清晰,为企服务务求具体。青岛还制定了《外资企业促增资扩产“专项服务行动”工作方案》,为跨国公司提供了透明、稳定、可预期的环境

5月16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青岛召开“服务跨国公司 山东在行动”专题新闻发布会。与以往不同,此次发布会走出新闻发布厅,走进山东省首个跨国药企生产制造类项目、阿斯利康全球产能最大的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

发布会透露,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已临近。而阿斯利康项目正是因峰会结缘,并顺利落地的典型样本。

当前,世界经济动荡变革的特征愈加明显,全球价值链面临重构,跨国公司战略选择也走到了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如此看来,在此时,于此地,召开这场发布会,更显深意。

海克斯康青岛智慧产业园外景。

诚邀“国际合伙人”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推动者,是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对于在华经营的跨国公司来说,过去四十余年,全球经济高度连接和融合,大家见证、参与并受益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崛起。当下,全球技术、经济、地缘、社会等因素都在发生新变化,呈现出新格局,大家也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增长模式和路径。

中国日本商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半数以上的受访企业将在2025年“增加”或“保持”对华投资。中国英国商会和中国德国商会调查报告显示,76%的在华英资企业计划维持或增加在华投资,超过一半的德资企业将在未来两年内增加投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正为外企在华发展赋予强劲驱动力。

山东始终把跨国公司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好伙伴”。截至目前,全省在营外资企业1.9万余家。山东2769家规上工业外资企业,以7%的数量贡献了全省规上工业企业14.2%的营业收入、22.6%的利润和14.9%的就业。去年,山东省出台《关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 为跨国公司来鲁投资兴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青岛是山东开放发展的龙头,广大跨国公司把青岛作为全球布局的重要一极。目前,已有1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投资设立412个项目,青岛的外资企业数量占全省总数近四成。

通过青岛深度融入国内强大市场、积极开拓广阔国际市场,投资规模从小到大,合作领域从单一到多元,投资项目从制造工厂到研发中心。

阿斯利康青岛项目就是最佳例证。该项目填补了山东省跨国药企生产制造领域空白,投产后将成为智能化、产能大、品类全的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并实现“零碳工厂”目标,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一家优质跨国公司的落户将为激活整条产业链带来新机遇。依托青岛区域总部,阿斯利康陆续落地青岛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和青岛智慧医疗创新中心。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旗下的青岛基金也正式投入运营,将带动呼吸疾病诊疗、罕见病治疗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升级。

更重要的是,跨国公司的企业家正以亲身经历向全球推介青岛。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的青岛宣传片就在阿斯利康总部会议上进行了播放。第五届峰会过后,更多跨国公司来要青岛宣传视频,企业家们真切希望能向全球传递“看好青岛、看好山东、看好中国”的清晰信号。

给出“发展确定性”

加码投资青岛的不只阿斯利康,去年青岛共收获21个世界500强项目到账外资5.7亿美元。对诸多跨国公司而言,无论在供给端还是市场端,中国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在大家眼中,营商环境、人才资源、政策支持、广阔市场等都是扎根青岛的“关键词”。

埃地沃兹(Edwards)是总部位于英国的全球真空和尾气处理解决方案制造及供应厂商,尤其在半导体和平板显示器行业的真空和尾气处理设备,是全球领导厂商。经4期投资扩建,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青岛)有限公司目前年产真空泵设备能力达到3万多台(套)。该企业自2012年落户青岛以来,已累计投资11亿元。

“之所以持续投入,是因为对青岛的营商环境非常满意,同时也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勇说,过去10年,公司业绩获得超过30倍的增长。

新格局下,跨国公司在中国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总部对于中国区的定位也在发生变化,在追求业绩增长的同时,创新、本土化融合等维度的权重正在加大。

海克斯康是全球领先的数字化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精密计量领域的众多高科技细分市场排名全球第一。

海克斯康大中华区总部就位于青岛,作为海克斯康集团的核心成员,青岛公司是中国技术最先进、实力最强的三坐标测量机制造企业。去年,该企业加力投资5000余万元,新增两条高端便携精密测量仪器生产线。“从我们建厂、搬迁,到每一个项目的建立,都得到了青岛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并给予我们很多政策性引导。”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商务运营事业群副总裁詹亚南表示,海克斯康一直在践行着“Global+local”的技术本土化战略,引进世界顶级高端制造及工业软件技术,提升自主研发和安全可控能力,用更多本土创新产品,帮助中国企业更好破题可持续发展、打造信用企业等时代新挑战。目前,海克斯康集团的核心软件、硬件均已实现本地化研发、本地化知识产权、本地化生产。

在跨国公司看来,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将为企业持续深耕发展带来更多确定性。显然,微观主体发展的“确定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环境的“确定性”、治理的“确定性”。

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外企巨头仍将标志性的项目放到青岛、持续增资加码青岛,无疑显示了全球市场对这座城市的信任和期待。

青岛乐见这样的场景和期待。更重要的是,如何“接住”这样的期待。

强韧“全球链接力”

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是一条总体要求,在当下也有特殊针对性。最直观层面,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来自于能否解决眼前具体的“急难愁盼”,以及能否获得精准到位的惠企纾困政策。

今年以来,青岛相继召开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议、外资企业座谈会等,政策供给务求清晰,为企服务务求具体。而其前提,是灵敏地感知问题,在准确把握一线真实呼声和真实走向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施策、精准施策。为此,青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走访调研外资企业,查看企业生产线,了解进出口业务开展情况,鼓励企业紧盯市场需求变化,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空间,实现稳定发展。今年,青岛还制定了《外资企业促增资扩产“专项服务行动”工作方案》,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切实解决企业困难问题。这些都为跨国公司提供了透明、稳定、可预期的环境。

与此同时,整座城市发展的基础“底座”,亦需持续迭代升级,以求在任何变革挑战来临时保持定力。

在产业层面,青岛市正以“10+1”创新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等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产业招商方向和细分赛道,持续深化与跨国公司务实合作,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比如,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产业两个先导产业,突出数字化、智能化、跨界化、融合化发展,依托青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专业园区,大力招引设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技术服务提供商。围绕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能源、智能装备产业五大新兴产业,聚焦细分赛道,着力招引研发中心,核心部件、关键配件生产基地,全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生态化发展。围绕智能家电、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现代轻工三大优势产业,把握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机遇,鼓励海尔、海信、青啤等本土龙头企业持续开放应用场景,实现以“订单”促投资、以“市场”促投资。

上述做法,最终都将落为具体的企业感受。政府效能越高,服务越精准,支撑越足,跨国公司的信心自然会更为坚定。

当前,“中国创新”正在与“中国市场”“中国速度”“中国开放”等并驾齐驱,成为中国“磁力”的重要来源。把握时代机遇,青岛的关键之举,还是更深层次、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

作为开放政策最集中的城市之一,青岛在跨境投融资便利化、金融开放等领域享有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近期又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就在不久前,山东从推进综合改革、重大平台建设、经贸产业合作、优化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推出了23项高含金量支持措施,加快推动上合示范区扩能提质。而在国家最新印发的《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指导下,作为山东自贸试验区面积最大的片区,青岛自贸片区先行先试、改革探索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这些都是青岛在自身发展环境上多下苦功、提质提效的重大机遇。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特别是“全球链接力”,将重大机遇和制度创新红利转化为跨国公司在青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现实效益,青岛需要全力以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来源:掌上青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