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要等3次红灯,现在只需等1次就可以了。现在新增了一条直行车道,非机动车道也拓宽了,交通顺畅多了。
#大家庭SUV优选瑞虎8L#台州市路桥区多条道路改造完成,并顺利通车!
以前要等3次红灯,现在只需等1次就可以了。现在新增了一条直行车道,非机动车道也拓宽了,交通顺畅多了。
驾车途经灵山街的车主最近明显感受到
这段路的交通通畅度更高了
堵点得到疏通的不只是双水路—灵山街,今年路桥区还完成了南官河桥—灵山街、东方大道—G228等改造项目并顺利通车,为市民提供更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聚焦更准 精准发力治理拥堵
南官河桥—灵山街
作为路桥区南北向的大动脉之一
近年来受机动车保有量增大、跨区域通勤需求增加、道路条件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交通拥堵问题显著。如何快速缓解,“对症”治理是关键。
之前灵山街经过改造后车道拓宽为双向8车道,但南官河桥仍为双向6车道,车道进出桥梁时因车道不匹配,高峰时段常出现拥堵情况。
如何“破堵”?
路桥区区建设局对南官河桥桥面进行加宽
优化道路通行条件
从而提升通行效率
“此次改造主要面临两大难点,一是南官河桥下有大量管道,如何确保施工时桥梁原有管道不受损,二是最大程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路桥区区治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桥面拓宽施工期间,通过提前对地下既有管线进行人工探挖,分段进行管道保护,拓宽完成后进行压力测试、密封性检测等多项质量检验环节,尽可能降低施工对市民生活影响。
为了减少对区域交通的影响
他们这么做
▼
工程采取“半幅施工、半幅保通”的方式分两个阶段施工,先实施外圈大修,后实施内圈大修。考虑到该路段高峰期车流量大,施工时还避开高峰期施工,早上四五点开工,高峰期时候放行,高峰期过后再施工。重要路口安排在平峰期和夜间进行施工,白天正常通行。
非机动车道拓宽
是打通“堵点”的另一措施
该路段平时有大量非机动车穿行,高峰期时有占用机动车道现象。针对该现象,区治堵办对原有非机动车道进行拓宽,再增加隔离护栏,实现机非分离,大大降低了交通安全风险。
治堵更快 抢抓窗口破题“龟速”
行驶在完成改造的东方大道—G228,原本交叉口处新增东、西进口车道,新划分的车道让道路拥堵情况得到改善;交叉口东、西进口标线重新漆画,纠正原有部分标识标线不规范、不清晰的问题;交通护栏、警示柱等防护措施整洁清晰、醒目美观,有效提升了车辆通行能力,也为广大市民安全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东方大道原有道路车流量已饱和,通行效率低下造成道路拥堵。针对该问题,区治堵办迅速响应,因地制宜部署多项缓堵措施,并及时制定道路改造方案。
在改造过程中,施工团队面临了诸多挑战。“此次施工地点位于228国道与东方大道的交会处,货车来往频繁,交通组织异常复杂。为确保施工期间过往车辆正常通行,我们将施工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块,通过科学组织和多点联动作业,抢抓夜间施工窗口,实现快速高效施工。”路桥区区治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经过近一个月的施工
改造工程圆满完成
改造后的东方大道—G228高峰时段,东西方向的排队长度明显减少,西东方向的通行瓶颈也得到有效缓解。不少市民表示,现在通过该路口比以前顺畅多了,通勤时间大大缩短。
台州城市之美,在于精致
台州城市治理,在于精细
近年来,路桥区区治堵办通过持续开展城市道路标线整治工作,施划交通标线,更新交通标识,安排停车位,有效解决车辆通行及停车难等群众身边不满意的事。
“目前我们还在辖区各中小学逐步铺开治堵体验馆活动,采取直播、实地培训等形式,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推广绿色出行。”路桥区区治堵办相关负责人说道。
如今
路桥区各主要道路已不再是“堵心路”
交通综合治理行动给市民创造了
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环境
来源:澄江小桔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