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上一篇《论汉字简化的卓越贡献》写完后,又有不少读者在后台老生常谈,说“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源血脉,我们不能断了传承”,还有就是“简体字毫无美感”两种观点。那我们不妨再讨论讨论。
在我上一篇《论汉字简化的卓越贡献》写完后,又有不少读者在后台老生常谈,说“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源血脉,我们不能断了传承”,还有就是“简体字毫无美感”两种观点。那我们不妨再讨论讨论。
你要说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源血脉,我觉得没啥问题,怎么能说“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源血脉”呢?而汉字你往根上倒,那也是甲骨文更有资格代表“根源血脉”,不是么?
要说美感,我个人认为小篆最好看,但我们不能因为文字好看就断了向前发展啊。
说白了,繁体字只是汉字在演化过程中的出现在某一阶段的文字,你不能用这一阶段的文字就把中华文化代表了吧。
所有事物均处于永恒变化和发展之中,不存在绝对静止或根本不变的事物——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
简体字是历史发展到这一阶段必然出现的产物。因为她有更重要的使命出现了,那就是——传播性和实用性。
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据相关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全国5.5亿人口中文盲占比高达80%,农村地区的文盲率更是达到了95%。
在这么多大字不识的人面前,你跟我谈汉字的传承和美感,这就有点分不清主次吧?
我在上一篇文章就说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教育被视为士大夫阶层的特权,普通百姓难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于是,汉字简化工作作为教育平权的一部分,她应运而生!
大家都玩过QQ游戏吧,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进去畅玩,里面永远不缺玩家。
假如现在有两种情况:一是把游戏界面设计得非常好看、华丽、有内涵,并且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最后以致于这么精致的游戏没多少人玩,你进去打个斗地主都经常排不到人。
二是尽量把游戏设计得简单,大家一看就懂,几乎没有门槛,只要有台最低配置的手机或电脑,就能全天候免费畅玩。
是你,你会怎么选?
汉字也好比一个平台,当然是玩家越多越好了。只要玩家够多,你还会担心文化断层吗?
你出一本书,你是希望更多的人读得懂你的书、了解到你的观点,还是希望没多少人去读或者不愿读?
你写一篇小说,你是希望人们争相阅读,还是希望“保留文字字形的美感”,然后无人问津、束之高阁?
大家现在都知道了,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已经规范为xié,而不再是80后学的xiá。
山行
我知道好多地方的方言就是读xiá,而我的家乡方言是读qiá
斜字标准读音
为什么要这么改?因为要的就是规范、统一、简洁和高效。
斜xié本身有倾斜、不正的意思,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也是倾斜、不正的意思,同一种意思没必要搞两种读音。
类似的还有一骑qí红尘妃子笑、一行háng(行列)白鹭上青天、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说shuō服、说shuì客等等都规范了。
具体的论证过程我就不展开了,反正都有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大家都知道夸赞他的千古功绩。而现在规范一些汉字的读音不过就是现代版的“书同文”而已,怎么大家就都不理解了呢?
我始终认为,汉字没必要搞得太复杂,该简洁的时候一定要简洁、实用。这样不但我们本民族学起来快,外国人学起来也快,那我们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传播力不就更强了吗?
过华清宫
绝句
回乡偶书
来源:文艺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