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各种各样的习俗,挂艾草就是其中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到端午,家家户户都会洒扫庭除,然后将艾草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这背后可是有不少缘由的。
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各种各样的习俗,挂艾草就是其中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到端午,家家户户都会洒扫庭除,然后将艾草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这背后可是有不少缘由的。
从实用角度来讲,端午正值仲夏五月,天气炎热,潮湿多雨,蚊虫开始大量滋生,细菌也容易繁衍,疾病更易传播。而艾草本身散发着独特的香气,这种香气是蚊虫所讨厌的,能够起到驱蚊防虫的作用。而且艾草还是一味中药,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更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挂在门口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空气,对家人健康有益。
在文化和传说层面,挂艾草也有着特殊意义。有一种传说和黄巢有关,黄巢骑马勘察地形时,遇到一位妇人,她背着包袱,手拉着一个小孩,却抱着年纪更大的男孩慌忙逃路。原来大孩子是妇人大哥的遗孤,她宁愿自己孩子受苦,也不愿侄儿遭罪,为的是不负大哥托孤之意。黄巢肃然起敬,挥剑砍下路旁艾草菖蒲,让她拿回家挂在门上,并严令将士,遇门挂艾蒲者须加保护。妇人回去告诉左邻右舍,第二天端午,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了艾草菖蒲,黄巢也信守承诺领兵离去,从此端午节挂艾草菖蒲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这也表达了人们对善良和正义的赞美与传承。另外,古人还认为艾草可以辟邪驱鬼,能够给家人带来平安和福气,所以在端午节挂艾草也是为了祈求家庭幸福安康。
1.不挂双数
在挂艾草这件事上,有“挂单不挂双”的讲究。从阴阳学角度来说,单数代表阳刚之气,而我们悬挂艾草主要是为了驱赶邪祟、祈求平安,阳刚的单数与之更为契合。比如可以选择挂5棵或者7棵艾草,寓意着阳气充足,能更好地发挥艾草辟邪驱邪的作用。要是挂双数,在传统观念里,阴数可能代表不吉利,意味着阴气太重,达不到挂艾草想要的效果,所以挂艾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数量,别挂双数。
2.不要顺着挂
按照传统习俗,艾草得倒着挂,也就是根部朝上。这可不是随便挂挂的,背后有着美好的寓意。一方面,古代人觉得把艾草倒挂在门上,可以防止毒虫进入家里,因为艾草的气味会随着倒挂的姿态,更好地向周围散发,形成一个驱虫的屏障。另一方面,艾草倒着挂,象征着把家里的邪祟和不顺全部倒出去,寓意着家人会越来越安康。如果顺着挂,就失去了这些美好的寓意,也起不到很好的辟邪作用,所以挂艾草时,一定要注意根部朝上、顶端叶子朝下的倒挂方式。
3.不挂不新鲜、残缺的艾草
挂艾草是为了祈福纳吉,保佑家人安康,所以一定要挂新鲜完整的艾草。首先,新鲜的艾草香味最为浓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驱赶邪祟和毒虫的作用。要是艾草不新鲜,气味淡了,驱蚊驱虫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其次,挂新鲜完整的艾草,才有好的寓意,代表着圆满、美好。而残缺的艾草,从心理层面和传统寓意上,都不太好,人们会觉得这样不能带来吉祥和福气,所以在挑选艾草时,一定要选择那些生长旺盛、叶片翠绿、没有残缺的艾草来挂在门口。
比如挂艾草的时间,虽然有“前三后四”之说,也就是端午节的前三天后四天都可以挂艾草,但最好还是在端午节当天,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挂。当天可以早早地到郊外去采摘新鲜的艾草,回到家后尽快挂起来,最晚也不要超过中午,这样的艾草能保留最原始的气味,驱虫辟邪效果最佳。
还有,艾草一般要挂在大门两侧、房间的窗户边,并且最好和菖蒲草捆绑在一起,用五色线或者五色丝带来系,因为在传统文化中,五色代表五行,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另外,挂艾草的时候,如果家里有孕妇,建议不要挂艾草。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对气味特别敏感,而艾草有着浓郁的特殊气味,容易刺激孕妇,可能会导致孕妇出现孕吐等不适反应。家里有婴儿的情况也是一样,婴儿体质柔弱,艾草的气味可能会引起婴儿过敏,或者影响婴儿睡眠,让婴儿哭闹烦躁,所以这些特殊家庭在挂艾草时要谨慎考虑。
端午节挂艾草,这看似简单的习俗,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老一辈的智慧。它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我们对家人安康的美好祈愿。
郑重声明:图文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内容无不良导向。
来源:永远de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