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刘姓宗亲会筹备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16:48 2

摘要:孟夏之月,万物并秀。2025 年 5 月 17 日,唐河县刘姓宗亲会筹备工作会议在唐河县城银花路筹备组会议室隆重举行。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刘姓分会顾问刘振山,唐河县政协原副主席、唐河县刘姓宗亲会筹备组顾问刘大奇、县政协经济委主任刘长珍、副主任刘畅以及唐河县各

孟夏之月,万物并秀。2025 年 5 月 17 日,唐河县刘姓宗亲会筹备工作会议在唐河县城银花路筹备组会议室隆重举行。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刘姓分会顾问刘振山,唐河县政协原副主席、唐河县刘姓宗亲会筹备组顾问刘大奇、县政协经济委主任刘长珍、副主任刘畅以及唐河县各地刘氏宗亲代表共40余人参加会议。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唐河刘姓历史文化概要》编者李中群,县政协常委、新媒体联谊会会长王明全,县知名企业家、爱心人士杨磊等应邀参加。

刘大奇(前排右三)主持

会议由刘大奇主持,在庄严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首先,刘氏宗亲筹备组副组长刘伯元宣读南阳历史文化研究会刘姓委员会《关于同意设立刘姓委员会唐河办事处的决定》(宛刘姓研【2025】2 号文件),文件的宣读,标志着唐河县刘姓宗亲会的筹备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宗亲会的正式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刘伯元还宣读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院长、东王集乡刘堂村刘永贵少将和特技飞行员、空军大校、河南省水利厅巡视员、祁仪镇张马店上桥村刘长涛二位刘姓宗亲的贺信,贺信中表达了对唐河县刘姓宗亲会筹备工作的支持与祝贺,让在场的宗亲们感受到了来自各地刘氏宗亲的深厚情谊。

刘伯元宣读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刘姓分会通知和刘永贵、刘长涛二位宗亲的

刘姓为全国第四大姓,唐河属刘姓集中集聚大县,全县以刘姓命名的村庄就有90多个,还有一些村庄虽没以刘姓命名,但仍居住很多刘姓宗亲。这些刘姓大部分属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组织的大移民时,随同其他姓氏迁徙唐县居住的,也有一些是清初官府招募流民时迁居而来。虽然各支派刘姓来唐地点不同,时间各异,但在沧桑岁月的历史进程中,相互融合,不断发展壮大,有着独特的传承和发展脉络。

刘氏宗亲筹备组组长刘强作筹备工作报告

筹备组组长刘强在所作的《唐河刘姓宗亲会筹备工作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唐河县刘姓宗亲会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包括前期的组织架构搭建、人员联络、活动策划等方面的工作。他指出,在筹备过程中,得到了众多刘氏宗亲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大家齐心协力,为推动宗亲会的成立贡献力量。同时,他也对下步工作重点和计划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宗亲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李中群就《唐河刘姓历史文化概要》的编纂情况和唐河县刘氏图腾、刘氏家训和县内刘姓迁播分布情况等作了介绍。

副组长刘永林宣读南阳姓氏文化研究会刘姓分会唐河办事处章程

在会议的交流环节,刘氏宗亲们纷纷踊跃发言。他们从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出发,对唐河县刘姓宗亲会的发展提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有的宗亲建议加强对刘氏家族文化的研究与传承,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更多的刘氏后人了解家族的历史与文化;有的宗亲则关注宗亲会的社会公益职能,希望能够组织更多的公益活动,帮助有需要的刘氏宗亲,同时回馈社会;还有的宗亲就宗亲会的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场气氛热烈,充分体现了刘氏宗亲们对宗亲会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

南阳姓氏文化研究会刘姓分会顾问刘振山讲话

最后,刘振山发表讲话。他对唐河刘氏宗亲筹备会的工作表示了热烈祝贺,充分肯定了筹备组前期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他指出,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姓作为中国的大姓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唐河县刘姓宗亲会的筹备与成立,对于传承和弘扬刘姓家族文化、增强刘氏宗亲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也对唐河县刘姓宗亲会提出了殷切要求,希望宗亲会能够以团结宗亲、服务宗亲为宗旨,积极开展各类有益的活动,促进刘氏宗亲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加强对家族文化的挖掘与整理,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展现刘氏宗亲的良好形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此次唐河县刘姓宗亲会筹备工作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唐河县刘姓宗亲会的正式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唐河县刘氏宗亲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相信在全体刘氏宗亲的共同努力下,唐河县刘姓宗亲会将不断发展壮大,在传承家族文化、服务宗亲、回馈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唐河昝岗刘氏宗亲代表发言

唐河马镇抚街刘氏宗亲代表刘长波发言

唐河城关刘氏宗亲代表刘建设发言

唐县刘老庄(今属社旗县)刘氏宗亲代表刘长甫发言

刘氏宗亲代表刘长征发言

唐河桐寨铺镇刘堂刘氏宗亲代表发言

唐河县政协经济委副主任流畅宗亲发言

作者简介:李中群,网名:唐河岸边,唐河县桐寨铺镇人。县人大退休干部,现任唐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从事县域历史文化的研究。2007年来,在《唐河文史资料》《石柱山》《唐州风》等刊物发表文章150余篇。参与《唐河胜迹》《中共唐河县历史(第二卷)》《唐河革命老区发展史》《史韵唐河》《漫话唐河》《唐河党史画册》《唐河县地名志》《唐河县武术史》《生态唐河》等书、刊的编纂工作。

来源:唐河岸边LZQ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