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巧:用手语架起信任之桥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17:35 1

摘要:5月16日,由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京举行。共8名全国自强模范和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代表走上演讲台,讲述他们奋斗逐梦、担当奉献的故事。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生动描绘出新时代残疾人自尊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红岩派出所教导员、“巧姐无声警务室”负责人何巧

编者按:5月16日,由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京举行。共8名全国自强模范和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代表走上演讲台,讲述他们奋斗逐梦、担当奉献的故事。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生动描绘出新时代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彰显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瞩目成就。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何巧,一名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红岩派出所的普通民警,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巧姐”,社区里的聋人居民视她为亲人和朋友。

何巧的工作地点在歌乐山下,这里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革命先烈的热血。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有一个“特殊”的社区——磁建村。这里曾经有一座用于保障听障人群就业的福利工厂,工厂转型搬迁后,就地安置了近200名听障群众,他们的世界寂静无声,却同样渴望被理解、被关怀。初到社区工作时,何巧非常不适应,面对听障群众,常常敲不开门、见不到人、说不上话,遇到听障居民到警务室办事,对方不停比画,何巧却不得其解。

在一次又一次的尴尬“遭遇”中,何巧深刻认识到,要为听障群众办好事、服好务,必须过好沟通交流这一关。

“成为他们”,是何巧和聋人拉近距离的最好办法。此后,她开始疯狂学习手语——向听障居民请教,找教材、视频自学、参加手语培训班,刚开始的那段日子,她像着了魔一样,在家做饭的时候都一只手拿锅铲,另一只手练习。

手语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打开心门的钥匙。一年多的学习熟悉,何巧基本掌握了手语,这时她才感觉到真正走进了听障群众的生活:一位听障青年因为失恋割腕自杀,何巧耐心劝说成功挽救他的生命;一对听障夫妇因病丧失自理能力,何巧多方协调将他们安置到福利院;父母无法给听障儿童辅导作业,何巧主动当起“家庭教师”……渐渐地,“有困难找何巧”成了他们用手语比画频率最高的动作。

2019年,何巧与同事创建了全国首个“巧姐无声警务室”。这里不仅是办公场所,更是听障群众的“家”——他们在此学习法律知识、咨询难题,围坐聊天。2022年,何巧与同事们又成立“无声警务宣讲团”,带领民警和听障志愿者走进社区、学校,用手语普及反诈、禁毒知识。

在重庆公安队伍中,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红岩精神,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更是平凡岗位的默默坚守。它不仅镌刻在历史丰碑上,更流淌在一代代干警的血脉中。

何巧称,新征程上,她将继续带领“无声警务宣讲团”走遍大街小巷,让法治阳光照亮无声角落。她同时呼吁,希望更多的同行加入助残行列,用尊重与理解架起“心桥”。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