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育人功能,欢迎大家走进 黑龙江大学博物馆,轻轻翻开历史的扉页,一起探寻博物馆里的历史和奥秘,当天还将面向全体师生进行校史讲解。
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育人功能,欢迎大家走进 黑龙江大学博物馆,轻轻翻开历史的扉页,一起探寻博物馆里的历史和奥秘,当天还将面向全体师生进行校史讲解。
黑龙江大学博物馆是黑龙江省高校第一家博物馆,始终坚持“展教并重”的办馆原则,形成了“凸显红色根脉、高扬教育旗帜”的鲜明特色。上过央视的“镇馆之宝”纯白玛瑙石镞,通体莹润如玉,色泽如新雪初霁,半透明的质地中隐约可见天然纹理,展现出玛瑙特有的细腻光泽,整体线条流畅,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堪称新石器时代石镞中的珍品。
黑龙江大学校史展
展览地点:博物馆一楼A112展厅、A102展厅、A106展厅
展览介绍:本展览是学校办学八十余年来发展历程的全面展现。校史展共分为三个展厅,生动再现了学校办学的艰辛历程、光荣传统和辉煌成就。
黑龙江大学馆藏文物展
展览地点:博物馆二楼A207展厅
展览介绍:本展览呈现了黑龙江流域的文明史,生动再现了流域内渔猎民族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从黑龙江流域各民族中精选鄂伦春和赫哲两个民族,通过衣食住行相关的许多民族文物或复制品,全面展现了现今黑龙江沿岸侧重山林狩猎的鄂伦春人以及河湖捕鱼为主的赫哲人等民族的不同生活状况和渔猎文化及其与汉文化的历史渊源,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红色之路”
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展
展览地点:博物馆3楼A303展厅
展览介绍:本展览围绕中东铁路这条“红色交通线”展开,从中东铁路的修建到中共六大的召开,生动再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的传播过程及其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运用VR、AR虚拟现实技术,采取音频讲解、立体展现等多种形式打造了数字展馆,拓展了展览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增强了展览的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