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8 年 5 月,张用宪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1961 年,他考取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此与林木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张用宪响应国家号召,前往艰苦地区奉献力量,先后在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云南省黑白水林业局工作,环境虽苦,却也磨炼了他的意
在宿迁宿豫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将一生奉献给了林业事业,退休后依然奔波在护绿的道路上,他就是张用宪,一位被人们亲切称为 “古树保护神” 的退休林业专家。
1938 年 5 月,张用宪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1961 年,他考取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此与林木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张用宪响应国家号召,前往艰苦地区奉献力量,先后在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云南省黑白水林业局工作,环境虽苦,却也磨炼了他的意志,积累了丰富的林业实践经验。1981 年 5 月,张用宪回到家乡宿迁,任职嶂山林场场长,守护近 400 公顷的林场。他给自己立下严格规矩:“既然党和政府让我来林场守林,我就要尽到造林、护林责任,任何人都别想从我手上弄走一根木头!” 在他的坚守与努力下,嶂山林场树木繁茂,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1998 年退休后,张用宪并未选择安逸的晚年生活,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古树名木的保护研究和宣传工作中。他深知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每一棵古树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和地方的历史。
为了全面掌握宿迁的古树名木资源,张用宪骑着自行车,背着水壶、照相机,带着笔和记录本,开启了漫长的寻觅之旅。他跑遍了宿迁的大街小巷、乡村角落,只要有古树的地方,就有他的足迹。这一坚持就是 8 年,期间骑坏了 4 辆自行车,总行程达 5 万多公里,最终查找出 4273 株古树并整理成册,著述出《宿迁市木本植物志》,还亲手绘制了《宿迁市古树名木分布图》,填补了宿迁史库的一项空白,为宿迁的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众多古树中,项王手植槐的抢救经历尤为令人动容。这棵位于宿迁项王故里景区的槐树,相传是项羽 16 岁离开家乡时亲手所植,距今已有 2200 多年历史,被誉为 “江苏古树之最”,是西楚文化的重要象征。1998 年,张用宪发现项王手植槐健康状况不佳,树冠从上向下枯死 60% 之多,岌岌可危。他心急如焚,为了给这棵古树 “治病”,不惜自费先后奔波 5000 多公里,多次前往北京和南京,向林业专家请教,修改完善复壮方案达 10 余次。方案确定后,他每天都前往现场查看救治情况,亲自动手为古树换土、施肥、浇水、涂油防腐、喷注复壮素。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古老的项王手植槐终于重新焕发生机,长出了新叶。此后,张用宪仍持续关注项王手植槐,2009 年,他向当地政府提出《关于邀请专家商榷项王手植槐干形修复及西枝支撑防断的建议》,并从 2010 年起开始培育子代 “项王槐”,经过多年努力,2016 年年初,6 株项王手植槐子树成功培育,延续了这棵古树的血脉。
2001年的夏天,张用宪到离家近100公里处的泗洪县天岗湖乡去调查一株约有300多年历史的麻栎树。当晚,他就住宿在天岗湖乡的一个农家,一面帮主人家剥玉米,一面对他们讲述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白天在外面四处奔波,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往往都已经八九点了。简单地吃点东西,还要在等下整理白天记录的资料,往往一忙都忙到凌晨。
2018 年 8 月,张用宪前往周恩来故居参观,发现故居内一棵省级二级保护古树、树龄逾百年的观音柳歪斜内腐严重。回到宿迁后,他立即撰写关于抢救修复周总理故居观音柳的建议方案,得到了淮安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随后,他和团队多次前往淮安,仔细检查观音柳病情,制定出救治修复方案,使这棵古树在伟人故里重获新生。
在宿迁市区中山路上,有一棵长在路中间的法桐,法桐的周围砌上了保护的水泥池,南来北往的车辆行人分别走在水泥池的两侧,既安全又是一处难得的景观。这棵树就是张用宪保护下来的。当时中山路面临拓宽改造,按照计划,这棵法桐树是要被砍掉的。张用宪知道后说,这棵法桐是1956年种植的,已经长了几十年了。在宿迁像这样的法桐已经很少了,为何不能保留下来呢?为此,张用宪四处奔波。最终,在张用宪的坚持下,施工方更改了方案,保留了这棵法桐。
除了对古树的救治与研究,张用宪还积极投身于关心下一代工作,传播爱绿护绿理念。1995 年起,他担任县级宿迁市关工委科普宣讲员,后又成为宿豫区 “五老志愿宣讲团” 副团长。结合青少年的学习特点,他翻阅大量历史资料,根据宿迁地域特色和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自编了约 30 万字的教材。30 年来,无论多忙、身体状况如何,他都会用心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每一次与青少年交流的机会,累计授课超过 600 小时,受教育青少年达 80 万人次,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爱绿护绿的种子。他还利用老年大学这一平台,打造公益团队,带领学员走出课堂,现场实践,让更多人关注古树名木,走上古树名木保护的公益之路。
张用宪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广泛认可,他先后荣获中国林学会 “劲松奖” 等 20 余个荣誉称号,获评 “中国好人”、江苏省 “首届最美老干部志愿者”、江苏省 “最美志愿者”、全国 “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等。面对诸多荣誉,张用宪只是淡然一笑,他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只要还走得动,我就会一直守护这些古树,为宿迁的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用宪用一生践行着对绿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他的故事,是一部关于坚守、奉献与热爱的传奇,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保护环境、守护绿色家园的行动中来。
来源:大洲文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