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村每周放飞30万只蚊子,村民们一致点赞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4-10-25 17:54 3

摘要:众所周知,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清除蚊虫滋生地、使用杀虫剂等是目前防控登革热传播的常见方法。然而,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峡石村,专业团队却通过每周放出三五十万只蚊子的方式,来防控登革热的传播。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峡石村

每周花钱请专人放飞30万只蚊子

却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赞赏

这是怎么回事

△在峡石村的释放“绝育雄蚊”

连续7年放飞1亿只绝育雄蚊

众所周知,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清除蚊虫滋生地、使用杀虫剂等是目前防控登革热传播的常见方法。然而,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峡石村,专业团队却通过每周放出三五十万只蚊子的方式,来防控登革热的传播。

与普通蚊子不同,这些蚊子是感染了沃尔巴克氏体的雄性白纹伊蚊,“以蚊治蚊”团队研究员甘任贤称之为“益蚊”,也叫绝育雄蚊。这些雄蚊与野外的白纹伊蚊雌蚊进行交配后,雌蚊所产的卵将无法成功孵化,更无法发育为成蚊。

△甘任贤释放绝育雄蚊

甘任贤介绍,这种“以蚊治蚊”的生物防治技术,在当地已实施了7年之久,释放绝育雄蚊总量超过1亿只。至今,全村未发生一例登革热病例。

甘任贤解释道,“由于雄蚊不叮人、不吸血,因此可以通过长期投放益蚊,来大大降低白纹伊蚊种群密度,有效防控登革热的传播。”这些雄蚊在野外的生命周期大概为一周,所以在今年4月至11月登革热高发期内,甘任贤团队每周会来峡石村放飞30万-50万只绝育雄蚊。

白纹伊蚊控制率常态化超过90%

除了释放绝育雄蚊,该团队还在当地同步放置了一批诱蚊诱卵器和成蚊诱捕器。

通过诱蚊诱卵器,研究人员可以监测野外雌蚊产卵及孵化情况。

△诱蚊诱卵器

成蚊诱捕器则利用蚊子趋黑性的特点,以风力吸入的方式,抓捕活体成蚊。通过分析抓捕的成蚊种类、白纹伊蚊雌蚊的数量,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当地的蚊子种群结构、密度,以及蚊媒密度的变化趋势。

△成蚊诱捕器收蚊袋里捕到的活体蚊子

据悉,峡石村是目前为止广州市内唯一一个持续开展“以蚊治蚊”生物技术防控登革热的村。监测结果显示,7年来,村内白纹伊蚊的控制率常态化超过90%。该项目还吸引了美国、印度、泰国等多国专家学者组团前来调研。

多国专家学者组团前来调研

放飞绝育雄蚊会影响生态环境吗?

使用这个方法消灭蚊子是否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甘任贤表示,释放益蚊仅针对特定区域内的白纹伊蚊,把这种传播登革热的媒介密度降低至不足为害的水平,对其他的蚊种没有影响。

△研究人员把收蚊袋装入风道上方

“目前,团队正在进行新的探索,在村内放置了20多个‘扩散站’,主动布置‘积水’环境。”甘任贤介绍,“‘扩散站’是一个装有清水的黑色桶状容器,我们在扩散站里投放益蚊的蚊蛹,使其在模拟野外积水环境中羽化成蚊;我们还往‘扩散站’里投放‘杀幼剂’,杀灭其他蚊子的幼虫,保护益蚊蚊蛹的同时,避免形成新的蚊子孳生地。这种探索会降低成本,也会让村民的体感更好。”

转自:广州日报

来源:光明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