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国际剑联花剑大奖赛(上海站)激战正酣,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多语种志愿者活跃在赛场各处,他们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细致的赛事服务,成为赛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25年国际剑联花剑大奖赛(上海站)激战正酣,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多语种志愿者活跃在赛场各处,他们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细致的赛事服务,成为赛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午间休赛时分,场馆内依旧人潮涌动。志愿者们轮流用餐后,火速回到了自己的服务岗位,不时有运动员来到问询台咨询,志愿者们用流利的外语解答着各国运动员的问题,为其指引路线,保持高效的服务节奏。
上外工商管理专业大四学生何知雨有着丰富的大型活动服务经验,此次被安排在机动组的她,每天都可能前往不同的服务点位,需要灵活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很大,能够主动去思考赛事服务会产生的情况,自发地去解决处理相关问题。”何知雨直言。
据介绍,2025年国际剑联花剑大奖赛(上海站)的86名志愿者均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涵盖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等10个语种专业,可为赛事提供多语言服务支持。在保障赛事运行之余,同学们也会和专业所学相结合,将跨文化传播理论灵活运用于服务实践,实现“专业学习”与“实战服务”的双向赋能。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的研究生,我的研究方向聚焦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海外传播。参与国际赛事的志愿服务,不仅让我在实践中拓展国际视野,更让我深刻体会到跨文化交流对理论研究的价值。”在赛事“缴费处”担任志愿者的上外研一学生张海龙难掩兴奋。他告诉记者,时隔三年再次服务大型国际活动,内心充满激动,仿佛重回大学时光。“每一次与外国友人的交流都让我感受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文化传播的纽带。能够用专业所长助力赛会顺利运行,这样的经历令人难忘。”
记者:刘芮孜
编辑:沈莉娜
审核:周样波 周雨薇
来源:上海松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