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腿屈膝,大腿带动小腿向前收拢,脚尖勾起,准备翻脚,蹬腿,注意保持身体平衡。”这是宜春市宜丰县公安局石市派出所在自建露天游泳池旁维护现场教学的场景。
“双腿屈膝,大腿带动小腿向前收拢,脚尖勾起,准备翻脚,蹬腿,注意保持身体平衡。”这是宜春市宜丰县公安局石市派出所在自建露天游泳池旁维护现场教学的场景。
宜丰县石市镇境内河溪、山塘、水库众多,锦江河横贯全镇。夏季高温来临,防溺水成为石市派出所民警的重要工作之一。石市派出所充分结合水城分布特点,通过多种方式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
露天泳池建起来
农村地区“旱鸭子”学生更为普遍,而且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而防溺水不是生搬硬套的隔离水源。2024年以来,石市派出所协同有关部门利用石崖滩宁家组一处安全区域,筹集资金打造约5000平方米的露天游泳池,供适龄学生学习游泳,并聘请教练员为他们培训。民警通过上门走访、在警民联系群发布消息等方式,让全镇中小学生积极参与。
“我们以‘水花行动’为契机,打造露天游泳池,聘请专业教练培训,在‘防’的同时突出‘治’,从源头控制溺水事故发生。”石市派出所所长任新昌介绍道。民警每日到现场,既当安全员又当防溺水知识普及员,还通过随机抽奖问答宣传防溺水知识,让孩子们“会水”也会防溺水。截至4月底,已有200多名学生分批参与活动。
移动喇叭响起来
“大家游泳要到正规的游泳馆,千万不能贪图一时的凉爽,让自己和家人身处险境!”进入5月以来,民警在易发生溺水事故的重点区域,用喇叭循环播放防溺水宣传音频,提醒涉水群众远离水域。同时,针对重点时段加大巡逻频次,及时劝离玩水、游泳人员,劝导群众抵制涉水危险行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自防溺水工作开展以来,石市派出所民警每天在沿河近水地带向群众宣传防溺水知识,将“水花行动”落到实处。“听了小喇叭的宣传,我们都增强了安全意识,也会时刻注意小孩子的行为,防止他们去河道、山塘、水库玩耍。”石市镇村民卢大哥说。
防范课程上起来
“同学们,遭遇溺水时,一定要冷静,将头向后仰,双手不要举过头顶,而是贴近身体及水面慢慢向后伸,四肢展开保持放松……”近日,民(辅)警在防溺水安全讲堂上传授防溺水自救方法。
夏季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阶段,民(辅)警深入村组开展防溺水安全讲堂,围绕溺水自救与施救、辨别危险水域、“六不准”等方面进行生动讲解,增强群众的防溺水意识,掌握自救、施救方法,并结合溺水案例引导现场群众吸取教训,构筑起坚固的防溺水安全屏障。
此外,石市派出所还联合当地政府、学校及网格员深入推动防溺水教育工作的开展,民(辅)警充分利用治安“三张图”平台极梳理重点区域,加大巡逻力度,将中小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确定为重点对象,对易戏水河岸等重点区域开展全方位、滚动式排查,切实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编 校丨邓希雅
审 核丨陈立超
签 发丨欧阳锋
来 源丨警苑心语
来源:平安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