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激发年轻干部创新思维,推动城市管理与时尚文化深度融合,5月15 日,青岛市市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10余名年轻干部走进位于市北区南宁路25号的“设计宇宙”。在这场跨越67年工业记忆与当代设计美学的对话中,年轻干部们不仅见证了老厂房从“工业锈带”到“时尚
为进一步激发年轻干部创新思维,推动城市管理与时尚文化深度融合,5月15 日,青岛市市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10余名年轻干部走进位于市北区南宁路25号的“设计宇宙”。在这场跨越67年工业记忆与当代设计美学的对话中,年轻干部们不仅见证了老厂房从“工业锈带”到“时尚引擎”的蜕变,更从园区“保留历史肌理、重构产业生态、赋能城市活力”的创新实践中,解锁了城市治理的多维启示。
工业遗产活化:在历史根脉中培育创新土壤
设计宇宙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青岛服装二十五厂。当年轻干部踏入园区,斑驳红砖墙与烫金品牌标识的碰撞、缝纫机展品与咖啡香的交融,瞬间勾勒出“工业记忆与时尚基因共生”的独特图景。园区运营负责人江世祥的成长故事尤为动人--作为“厂二代”,他曾在缝纫工作台上趴着午睡,如今却带领团队将老厂房转型为设计师孵化器。“我们保留了1978年的生产日志、1994年的质检档案,甚至妈妈当年用过的缝纫机零件。“这些不是展品,是江世祥指着墙上泛黄的质检报告装饰品说,青岛纺织人的匠心密码。”
产业生态重构:从“单打独斗”到“生态赋能”的治理思维升级
作为汇聚 300 个全球设计师品牌、700位买手的产业平台,青岛设计宇宙的“咖啡厅社交+产业链对接”模式颠覆了传统园区运营逻辑。在一楼“宇宙咖啡厅”,咖啡杯是设计师手作的流动画布,喝完的杯子可 DIY成迷你植物花园;二楼筑梦工作室里原“花手箱”版师团队复刻“一件西装108 道工序”的精工标准,为新锐设计师提供日式立体剪裁支持;三楼时尚汇平台引入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技术,某旗袍品牌借助平台资源实现出口订单300%增长;四楼自然光秀场年均举办12场发布会,观众可在缝纫机改造的咖啡桌旁沉浸式观秀。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设计宇宙运营负责人江世祥介绍了园区 “让所有人都穿上好设计”的核心理念,并分享了通过秀场直播、艺术沙龙等形式活化老建筑的实践经验。年轻干部们说:“我们也要学习这种'跨界融合’周维,在市容环境整治、违建治理等工作中,主动引入设计美学,让城市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参观结束后,年轻干部们纷纷表示,今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老厂房的重生,更是一种治理哲学的觉醒--城市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而是由无数个“人”的故事编织而成的生命体。年轻干部要学会像设计师那样“解构问题:把违建治理解构为“空间重构需求”,把市容管秩序整治理解构为“美学传播载体”’,把执法过程解构为“情感连接契机”。当我们开始用“设计思维”丈量城市治理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尺度”。
从缝纫机的"哒哒"声到秀场的镁光灯,青岛设计宇宙用67年时光证明:工业遗产的价值不在于封存历史,而在于激活未来正如年轻于部们在参观笔记中写下的感悟:“最好的城市治理不是用推土机重塑一切,而是像老裁缝那样,在旧布料上绣出新花纹--针脚里藏着对过去的敬意,纹路中织就对未来的想象。”这场跨界对话的余韵,正悄然为市北区的城市治理注入一缕“创意针线”,等待在更广阔的城区空间里,绣出更多“有温度的治理样本”。
来源:中报热点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