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5月6日理想汽车美股收盘价25.68美元/ADS即12.84美元/股计算,李想若要执行该期权方案,不仅没有任何收益,还需要倒贴320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3亿元。
前几天,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年薪6.39亿的事上了热搜,各路自媒体纷纷下场吃瓜,有些专业的财经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我这个人有时候比较爱较真,就特意去查了资料,发现这件事还蛮有意思的,听我给你掰扯掰扯。
首先,年薪6.39亿这个数据是来源于理想汽车公开披露的2024年年报,信息来源没啥问题,数字也确实是这么多。
经过拜读各路神仙的文章和视频,我总结了以下三个很容易误导人的观点:
1、6.39亿不是实际薪酬,李想的实际薪酬只有266万;
2、这是属于理想汽车按照美股上市公司(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对于期权的特殊会计处理方式,不是李想的实际收益。
3、以5月6日理想汽车美股收盘价25.68美元/ADS即12.84美元/股计算,李想若要执行该期权方案,不仅没有任何收益,还需要倒贴320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3亿元。
现在,咱们一个一个展开分析:
第一,6.39亿不是实际薪酬,李想的实际薪酬只有266万。
根据年报信息,李想的工资、津贴和福利一共是266万没错,但是其它的部分呢,比如公司为其退休金计划所缴的供款,以及授予他的股权激励,难道不算薪酬吗?
实际上,薪酬是指雇员为公司工作而获得的各种收入总和,它包括货币化的工资、奖金,也包括非货币化的福利,比如培训机会、带薪年假,连过节发的月饼都算。
年报上清清楚楚显示,股份支付薪酬是薪酬总额的一部分。为了解释高薪的合理性,居然有人敢说股权激励不是薪酬,还整个“实际薪酬”的概念出来,真没必要玩这种文字游戏。
李想作为堂堂上市公司CEO,拿点股权激励怎么啦,有什么问题。不管是谁,无论是CEO还是其他高管,或任何一名员工,只要对公司贡献大,给他多发点钱和股权激励有啥不行呢。至于怎么发,发多少,那是公司治理层面的问题,交由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负责,这里不再展开讨论。
第二,这是属于理想汽车按照美股上市公司(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对于期权的特殊会计处理方式,不是李想的实际收益。
当然,理想汽车用股份支付给李想的6.36亿薪酬不是现金,但绝对是一笔巨大的收益,虽然在某些条件达成前李想无法将收益兑现。
想要弄清楚这6.36亿的来龙去脉,我们先把时钟拔回2021年。已经在美国上市的理想,正式申请在香港上市,根据理想汽车2021年8月3日披露的招股书,公司一共有3个股权激励计划,分别为董事会于2019年7月2日、2020年7月9日、2021年3月8日批准的2019年计划、2020年计划和2021年计划,3个股权激励计划的期限均为10年。
其中,2019年计划相关股份的数量上限为141,083,452股A类普通股,已用期权形式授出56,436,000股奖励;2020年计划的上限为165,696,625股A类普通股,已经用期权和受限制股份单位授出共计35,792,086股奖励;两个计划的激励对象已经超过2000人,主要包括公司高管和部分员工。
2021年计划则非常特殊,其相关股份的数量上限为108,557,400股,但股份类别却是B类普通股(享有每股10票的超级投票权),而激励对象只有CEO李想一人。2021年3月8日,公司授予董事长兼CEO李想108,557,400股B类股的期权或称【首席执行官奖励】,行权价是每股14.63美元(根据前30个交易日每股ADR的平均收盘价29.26美元,每股ADR等于两股普通股,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说每股均指每股普通股),2031年到期。紧接着在5月5日,董事会决定把期权或称【首席执行官奖励】改成限制性股票,并将108,557,400股B类普通股授予李想100%持股的Amp Lee Ltd(此部分B类股会在上市后1:1转换成A类股)。
根据时间线推测,因为理想即将要在港股上市,提前把期权改成限制性股票是为了操作方便。
根据2021年计划的相关条款,这批限制性股票分为6批,每批为18,092,900股,在任何连续的12个月内,理想汽车销量分别达到50万、100万、150万、200万、250万、300万【业绩条件】,李想再支付每股14.63美元的对价,就可以解除对应批次股票的限制。在此之前,李想只是名义上持有这些股票,既不能进行转让或出售,也不能使用对应的投票权和分红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理想汽车全年销量超过50万辆,达到了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的【业绩条件】,李想只需再支付每股14.63美元,就可以真正拥有这18,092,900股股票的权益。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达到【业绩条件】就得确认薪酬费用,所以才有了这次6.39亿天价年薪的事件。
和股权激励有关的薪酬费用是6.36亿,那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根据理想汽车2021年港股招股书、2021年年报、2024年年报等信息,通过定价模型计算,李想的股权激励公允价值为每股4.96美元,2024年第一批股票业绩达标,对应的薪酬费用为18,092,900x4.96=89,740,784美元,按汇率换算成人民币6.36亿元。
这6.36亿不一定等于李想的实际收益,因为这只是从会计角度进行的估值。但是这份基本等同于美式期权的限制性股票奖励,在2031年3月8日到期被公司强制回购之前,确实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而最终收益多少取决于李想在何时付钱解禁股票。
假设每股股价达到24.63美元,则李想的收益为18,092,900x(24.63-14.63)=1.8亿美元(忽略交易等成本),那就不止是6亿人民币了。
在2031年之前,只要股价高于行权价14.63美元,他随时有权付钱解锁股票。现在去市场上购买类似功能的期权是要花钱的,大家可以参考下理想汽车(LI.O)2027年1月15日到期、行权价和2021年计划接近的每股ADR美式期权的价格(交易量小,仅供参考)。一般来说,美式期权的到期时间越长,标的股价越高,行权价越低,期权价格越贵。
所以,你说李总拿到的这些股权激励算不算收益?
第三,以2025年5月6日理想汽车美股收盘价25.68美元/ADS即12.84美元/股计算,李想若要执行该期权方案,不仅没有任何收益,还需要倒贴320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3亿元。
这个有点过分了,完全在误导不懂行的人,想让人觉得李总不但没拿到钱,反而还要倒贴,实在太可怜了。在字面上,话是没错,李想如果非得5月6日付钱解锁股票,他确实亏,因为直接在二级市场买更便宜。问题是他可以选择不执行,2031年才到期,他完全可以慢慢等。在此期间,只要每股价格超过14.63美元,他就能赚钱,如果股价涨不上去,他最多弃权就行,怎么样都不会倒贴钱。
最后总结一下,2024年薪酬中6.36亿股权激励的那部分,李总现在确实没拿到钱,但是这份权利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可以说是只赚不亏,在2031年3月8日之前随时有机会变现,有可能赚3亿,也可能是10亿,当然也有可能为0,关键看股价怎么走。
你们觉得李总能赚多少呢?
好了,咱们一起好好学习,不当韭菜,下期见!
来源:段飞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