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从3月开始,新冠门诊就诊人数、阳性率都开始增加,4月、5月有上升趋势,暂时还没有看到下降。
新冠感染又抬头,但流行或不会持续太久~
5月15日,知名歌手陈奕迅巡回演唱会官方微博发布延期公告称,陈奕迅经医生诊断确诊为新冠肺炎,须立即停止所有演出活动并进行休养。
实际上,近一月以来,全国多地均出现新冠流行趋势。专家提示,目前正处于新冠阳性率小波峰,民众注意感染风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从3月开始,新冠门诊就诊人数、阳性率都开始增加,4月、5月有上升趋势,暂时还没有看到下降。
“本轮新冠小高峰距离上一次小高峰已经将近一年了,很多人针对新冠的抗体水平下降了,所以变成易感人群了。”李侗曾说。
香港已达去年8月高峰时期,
报告多例儿童重症
5月13日,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表示,自3月中旬以来,香港的新冠疫情愈演愈烈,成年人重症病例和死亡人数达到去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他证实病亡人数急剧上升,从上个月的3人增加到本月的26人。
病毒实验室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在第18周,香港测化验所新增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核酸检测的人数为972个,前一周该值为838 个。
过去一个月,香港还记录了75例成人重症新冠病例,而前一时期仅有17例。欧医生强调,这些重症病例中约85%为65岁及以上人士,近64%居住在养老院。令人担忧的是,95%的重症病例涉及慢性病患者,超过95%的病例在过去六个月内未接种过疫苗加强针。
香港两名儿童确诊重症新冠肺炎引发关注,一名17个月大、未接种疫苗的女婴近日发烧咳嗽,确诊感染新冠、腺病毒和鼻病毒,并患哮吼,目前病情危急。另一名13岁患有基础病的女孩出现呼吸困难,也被确诊为新冠并发肺炎,情况严重。她已接种初始剂量疫苗。两人近期均无外游记录。
据悉,香港卫生防护中心4月录得两宗儿童新冠重症个案,5月就增至3宗。患者主要出现呼吸道并发症,年龄介乎8个月至13岁,其中3宗涉及两岁以下幼童。
污水监测和其他指标也表明病毒可能再次暴发。过去四周,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达到11.42%,为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
5月13日,澳门卫生局披露,流感样病人检出新冠病毒的阳性率今年自2月下旬开始上升,3月中旬达高峰(第12周阳性率为44.3%),期后逐渐下降,目前近三周呈现波动,第17、18、19周的阳性率分别为12%、17%、11%,显示曾轻微回升。总体来说,本澳新冠病毒近期仍处于较活跃水平。
新冠感染又抬头,
但流行或不会持续太久
值得注意的是,港澳地区此次流行的毒株均为XDV毒株。
去年5月,中疾控在全国新冠感染疫情情况通报中首次提到XDV变异株,将已监测到的新冠病毒JN.1变异株分出XDV等47种亚分支,并将XDV单独命名和统计。去年7月左右,XDV变异株就已成为当时的优势毒株。
今年5月12日,北京朝阳区疾控中心发布的健康提示提到,目前该区域新冠病毒活动呈上升趋势,但未超过2024年峰值,流行株以NB.1系列分支为主,致病力未见明显变化。该流行株NB.1系列分支同样属于XDV变异株的新分支。
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讲座教授孔繁毅表示,香港新冠病毒的活跃程度,由3月中开始有上升趋势,形容现时情况大约是每半年一次轻微爆发的循环,原因主要是社区混合免疫抗体随着时间下降。
孔繁毅在电台节目指,这次的轻微爆发因为流感高峰的出现已有所延后。 香港出现轻微变种病毒株,都是由JN.1病毒株演化出来,同时在亚洲地区包括香港、韩国、日本亦出现新的病毒株XDV.1,这两种病毒株免疫逃逸能力较强,传染性较高,因此出现爆发的情况,但整体破坏力仍属轻微。 不过,高危人士如受感染,会有较大机会出现重症。 他相信目前的疫苗仍然有足够保护力。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也表示,此次新冠流行可能和两方面原因有关。自2022年12月以来,我国新冠和流感交叉流行,自2023年3月以来,新冠的流行波强度普遍低于流感,但间隔规律消失。2025年2月,我国经历了一波三年以来最小的流感全国性流行,人群群体免疫力下降,为新冠的再次流行创造了机会。同时,距离上一波流行(2023年12月到2024年1月)已经过去了一年以上,人群中因为自然感染产生的新冠抗体保护几乎消失。
不过他认为,此次的新冠流行即将见顶,并且不会持续太久。常荣山认为,五月中旬就是波峰区域,到6月5日前后,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新冠阳性率会下降到8-10%左右,不会影响到一年一度的高考。预计6月中下旬,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新冠阳性率会下降到5%或以下。李侗曾也估计新冠阳性率会在6月、7月出现下降。
常荣山建议,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多次感染过新冠的人、以往感染时症状较重的人、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者,建议戴口罩,勤洗手。敏感人群如果再次感染,建议48小时内口服抗新冠药,减轻感染症状及降低新冠肺炎、长新冠的风险。
责编|亦一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大一女生输注头孢过敏身亡!当科学规范与临床现实有冲突,医生怎么办?
清退潮来了?500多名医护被集体辞退后,又有300余名正在被清退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