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诉前就把纠纷化解了,谢谢法官……”一外地客商向兴义市人民法院威舍法庭送来一面“发挥审判职能,护航营商环境”的锦旗。
“在诉前就把纠纷化解了,谢谢法官……”一外地客商向兴义市人民法院威舍法庭送来一面“发挥审判职能,护航营商环境”的锦旗。
这是兴义市法院聚焦诉讼服务“小窗口”,以“如我在诉”的同理心与责任感,书写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新答卷”的缩影。
矛盾纠纷 影响经营
这起矛盾纠纷还得从一块土地说起。广西籍客商甘先生来兴义投资兴业,注册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该公司通过司法拍卖平台取得了兴义市威舍镇光辉村货场使用权及附属设施。
司法拍卖成交后,原土地承租人方某平一直未将拍卖标的物交付给该公司,双方因此产生纠纷,甚至出现围堵企业经营场地的现象。该公司准备向兴义市人民法院威舍法庭提起诉讼,要求方某平交付拍卖标的物并赔偿损失。
四年纠纷 圆满化解 鉴于这是一起涉营商环境矛盾纠纷,如果进入诉讼程序将会增加当事人的诉累,浪费司法资源。威舍法庭采用“诉前调解+现场勘验”的工作方式,联合辖区司法、公安、政府等多部门到争议货场实地进行多元解纷,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经过3次“面对面”“背靠背”调解,方某平终于同意交付场地,并在法官的见证下完成场地移交,这起历时四年的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如我在诉 法官情怀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如我在诉’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式,更是法官的职业情怀。它要求我们在审理案件时,不仅要严格依法裁判,还要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用法治的力量传递温情与关怀。”兴义市法院威舍法庭庭长、一级法官王文洁坦言。
据介绍,2024年1-12月,兴义市法院威舍法庭新收案件510件,通过多元解纷机制调处248件,占新收案件的48.6%;2025年1-4月,新收案件200件,通过多元解纷机制调处96件,占新收案件的48%,为当事人节省了大量的诉讼成本,“如我在诉”“多元解纷”成效明显。
“如我在诉”是态度
更是一份承诺
既要坚守原则
也要彰显温情
既要维护正义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