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团以“搭建沟通桥梁,传递无声关爱”为宗旨,专注于听障群体公益服务,尤其是听障人群就医服务及手语文化宣传。社团以听障学生为主力,成立“心手相应 声声不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志愿服务队,获批“推普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国家级团队,以社团
他们
或是搭建心桥的默言者
用指尖起舞破译无声世界的密码
或是执灯引路的师者
用宣讲诠释师者仁心
或是心怀热望的青年
以青春视角解码时代脉搏
或是滨医历史的传播者
在斑驳档案中弘扬滨医文化
亦是岐黄之术的守艺人
让千年本草焕发新生
五支独具匠心的宣讲队伍
用声音传递滨医的温度与力量
“医心益译”手语社团
社团以“搭建沟通桥梁,传递无声关爱”为宗旨,专注于听障群体公益服务,尤其是听障人群就医服务及手语文化宣传。社团以听障学生为主力,成立“心手相应 声声不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志愿服务队,获批“推普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国家级团队,以社团成员为核心组建的“手语传情,‘医’心助聋”志愿服务队获批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国家级队伍。
社会实践团队获教育部和团中央表扬、“Top100优秀大学生社团”、第三届大中专学生社团节社团交流活动一等奖,“同心筑梦 典耀中华”山东省首届残疾人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2023年度、2024年度滨州医学院“十佳社团”;获2024年山东“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2024年,从盛夏到寒冬,“心手相应 声声不息”志愿服务队走进齐鲁大地10个城市面向老年聋人群体开展手语宣讲以及医疗知识普及十余场,深入30户聋人家庭开展调研和帮扶。在各地残联、聋协及社区支持下,指导老师带队以手语为媒,从社会保障到医疗服务再到教育就业,向聋人朋友传递国家的关怀和文化的魅力。
目前社团已培养具备手语技能的助残志愿者7000余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00余次,开展聋人就医翻译服务2500余次,创编多部作品被学习强国以及央视频等平台宣传。
师德师风宣讲团
师德师风宣讲团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深入践行教育家精神,通过构建常态化、系统化的宣讲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从政治高度把握师德要求,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宣讲团由学校党委统一部署、教师工作部牵头组建,经党委(党总支)推荐、学校严格遴选,最终聘任首席讲师8人、讲师24人,成员涵盖教学一线优秀教师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体现了专业性与示范性的统一。
宣讲团以“明规守纪铸师魂 弘道崇德砺师行”为总主题,聚焦“思想引领、使命照亮前行”“赓续血脉、涵养教育初心”“行为有尺、规范育人行为”“警示教育、夯实师德底线”四大专题,通过专题授课、案例解析、典型分享等多种形式,深入解读教育政策和师德规范,提升教师依法执教和规范育人的能力。
宣讲团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入脑入心,着力培育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熠韶华”大学生
时政宣讲社团
“熠韶华”大学生时政宣讲社团成立于2019年9月,为全国医学院校首个大学生时政宣讲社团。社团致力于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勇担使命的政治责任感。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宣讲社团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且成效显著的青年大学生自我教育模式,即以青年理论宣讲为抓手,将青年大学生推向舞台中央,在宣讲中感触新时代、了解新时代、服务新时代。自成立以来,宣讲社团先后组织开展“制胜一筹”“伟微道来”“致敬百年”“礼赞先锋”“聚力振兴”等7场千人理论宣讲活动,活动范围遍及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举办线下宣讲1124次,线上宣讲438次,受众超过32万人。
宣讲社团先后被评选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山东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活力社团”、滨州医学院五星级社团、滨州医学院最佳思想成长类社团等称号,事迹被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光明网等权威媒体多次报道。越来越多的年轻大学生因为宣讲而爱上了思政课,2023年调查显示,学生对宣讲社团活动的感受是“大开眼界”“深受鼓舞”“努力作为”,学生认可度达到95%。基层群众普遍反映,学生们的宣讲拉近了党和群众的距离,将党的声音和温暖送到了百姓身边。
“追光”校史师生讲解团
“追光”校史师生讲解团于2024年9月成立。以“跟随光,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为崇高追求,成员涵盖热爱学校文化、具有扎实校史知识且表达能力出众的师生。现有教师10人,学生26人,其中团长1人、副团长2人。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讲解团以校史馆为主阵地,肩负“传承校史文脉·弘扬滨医精神”的双重使命。通过专业讲解服务,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来宾生动呈现学校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和文化积淀,年均完成讲解任务1000余场,受众超万人次。
自校史讲解团成立以来,创新性开展《我来讲校史》活动,聘请离退休教师为校史讲解指导老师,邀请他们来校讲述学校发展故事;积极和校外红色文化基地对接讲解,让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深入了解红色文化、鲁北文化和胶东文化。积极构建“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成果展示”培养体系,年均开展专题培训24课时。借助VR校史馆拓展传播渠道,开展校史进课堂活动,与话剧社合作,深挖校史资源,参与学校话剧的拍摄演出,有力地提升校史文化影响力,为文化传承开辟新径、注入活力。
“青岐兵”中医药文化
宣讲社团
“青岐兵”中医药文化宣讲社团以“中医药文化宣讲”为手段,通过举办各类宣讲、互动、实践体验等活动,致力于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提高大众对中医药的认识与理解,为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贡献青年力量,获评2024年度滨州医学院“十佳社团”。
一年来,社团成员们走进学校、养老院、社区、干休所等地,开展活动40余次,服务群众超2000人。以社团成员为核心组建的志愿服务队获批“2024年全国大学生中医药志愿宣讲团”“2024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等国家级志愿服务项目立项,社团选送的社会实践项目成果入选“2024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活动”项目案例,获评“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社团成员获得“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等省级荣誉。
特色活动包括:中医药文化开放日,中医药文化宣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干休所(养老院),青少年中医药文化夏令营,守护“瞳”真中医药视力防护项目等。活动成果被中国青年报、齐鲁壹点、中国教育在线、中国网等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
从青春校园到山河万里
从泛黄手稿到时代强音
这些真诚的讲述者
始终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架桥铺路
让我们循着这些温暖的声音
了解滨医精神生生不息的脉络
触摸红医文明永远跳动的脉搏
来源: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