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2月,在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首次提出探索“青春戏曲”。他指出,探索“青春戏曲”是推动传统戏曲守正创新的重要方向,这不是简单地向年轻人靠拢,而是要找到守正创新的平衡点,找到“青春戏曲”的调性,让戏曲既葆有“
5月17日至18日,由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出品,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昆剧团)(简称“浙昆”)演出的昆剧《盛世红妆》在杭州蝴蝶剧场首演。
2025年2月,在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首次提出探索“青春戏曲”。他指出,探索“青春戏曲”是推动传统戏曲守正创新的重要方向,这不是简单地向年轻人靠拢,而是要找到守正创新的平衡点,找到“青春戏曲”的调性,让戏曲既葆有“老底子”的筋骨,又焕发“新腔调”的生机。勇敢迈出创新的第一步,可以从舞台形式、妆容、配乐、节奏等方面找到传统戏曲守正创新的平衡点。昆剧《盛世红妆》的创排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昆剧《盛世红妆》以2013年出土的太平公主为上官婉儿镌刻的墓志铭“千年万岁,椒花颂声”作引,通过双女主视角重构大唐女性史诗。
孙钰熙表示:“正是历史的厚重、背景的复杂,才更加深了‘婉平’这份难能可贵的感情的光亮。这份跨越历史的光亮让我们看到一种人性的希望,我们始终要相信‘光’。”这种“古典题材、现代表达”的创作思路,正是“青春戏曲”倡导的“传统IP年轻化”路径。
在整体呈现上,李卓群大胆调整传统昆曲的叙事节奏,在保留程式化表演的同时,删减冗长铺垫,强化戏剧冲突的紧凑性。比如,在排演一场打马球的戏时,她和导演团队并没有直接沿用传统戏曲里的“二龙出水”或是“趟马”表演形式,而是深入挖掘历史资料,巧妙融入现代艺术元素,在现有程式上进行合理的创新。
此外,为了让演员呈现出角色的多样与立体性,李卓群要求每个演员都能成为“六边形战士”:不仅要精通戏曲之内的表演程式,能够借鉴非本行当的表演技巧,还要拓宽视野,广泛吸收其他艺术门类中的表演精髓。例如,饰演上官婉儿的方莛玉就需要借鉴官生的表演,饰演武则天的钱华仪要融入老生和老旦的步伐表情。在保留戏曲程式的同时,李卓群希望年轻演员们能够用当代观众更容易接受的角度去诠释这些人物。
昆剧《盛世红妆》是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昆剧团)为第六代传承人“代”字辈青年演员精心打造的新编大戏。浙昆“代”字辈青年演员集体亮相,“万”字辈中坚力量为其保驾护航,剧团前后辈演员“传帮带”的托举与成就,成为《盛世红妆》践行“青春戏曲”的另一亮点。
这批00后的“代”字辈传承人青春靓丽,经过剧团多年用心培养、前辈的无私引领与舞台经验的历练打磨,以青春气息和专业功底为剧目注入了鲜活生命力。青年演员是传统戏曲焕新的核心动能。剧中“双女主”从少女天真到权谋沉浮的成长线,恰与青年一代追求自我价值、突破命运桎梏的精神共鸣,实现了“青春戏曲”所倡导的“供给侧时尚化”与“需求侧青众化”的双向奔赴。
新时代需要新的文化力量。2025年,浙江以“青春戏曲”为号角,推动传统剧种的焕新蝶变。昆剧《盛世红妆》以青春之名,诠释传统之美,让传唱六百载的古老昆曲,乘着新时代的春风,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绽放新的华彩。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