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次回国,很多地方邀请我演讲,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发生了一个意外,我的腿受伤了,伤情严重,还住院做了手术,所以很多活动我都取消了,但是今天的课程,我没有取消,这是作为老师的神圣责任。
作者:张首晟 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今天是周末,大家还愿意花一整天来这个课堂,我非常激动,为了这个课程,我准备了一两个月。
这次回国,很多地方邀请我演讲,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发生了一个意外,我的腿受伤了,伤情严重,还住院做了手术,所以很多活动我都取消了,但是今天的课程,我没有取消,这是作为老师的神圣责任。
我想以一个问题开始:假设世界末日到了,诺亚方舟上只能够携带一对动物和一个信封,信封背面,你可以总结所有人类知识,那你们会写下什么?
我分享下我会写下什么,这堂课将围绕这些答案:
自然界三大基本常数:
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
欧几里得几何公理;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人人生来平等;
让自由之风吹拂;
笔胜于剑;
隐形之手;
大道至简;
01
自然界基本常数
作为一个物理学家,我觉得人类文明最高的建树还是科学真理。科学真理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能量,二是信息。
对能量最深刻的认识来自爱因斯坦,就是E=mc2,如果总结人类最知名的公式,这是首选。大家说物质本身也很重要,但是通过E=mc2,就发现物质和能量是一回事。
对信息的认识,是人类对大自然最重要的认识。怎么描写和衡量信息,也有一个非常奇妙信息熵的公式:S=-p log p。
这个公式不像E=mc2那么知名,但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等到人类的知识往前推进,牛顿力学可能不对,量子力学可能不对,相对论可能也不对,但信息熵的公式是永恒的。
我们这个时代,可能觉得科学万能,但第三个公式告诉我们,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的伟大,在于能够告诉科学的界限在哪儿。
这就是量子力学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科学有一个永远不能跨过的界限,你不可能把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重量,或者它的速度,同时精准地测量出来。
哲学上讲,客观世界完全独立于主观世界的存在,但是这是个伪命题,并不是真正存在的。
真正能观察到的,是客观和主观之间的结合,由于观察者和被观察的世界相互作用,我们不可能无穷精准地把客观世界了解清楚。
这是第三个公式的伟大,因为它不只是讲了一个科学的原理,更说明了一个哲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客观的世界和主观的世界,不能完全割裂。
张首晟教授
02
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
人类的文明不只局限于科学,还有哲学,政治,法律⋯⋯如果用一句话来描写整个世界里,最值得告诉下一代的话,就是“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
譬如中医讲“气”,好像是非常神奇的东西,这个气,本身也是由原子组成的。因为世界上不可能有别的物质产生。
不只是地球,整个宇宙的原子,和我们这里的原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我们怎么会知道?因为每个原子会发出一些特殊的光来。譬如说我们知道太阳上有氦原子,氦原子发出光的那个性质,所谓的光谱和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的光谱一模一样。整个宇宙世界里,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这个道理大家是要慢慢想。但是这个概念是个非常伟大的概念,虽然真正对原子的理解,是20世纪初由于量子力学的奠基。
但是大家知道了不起的一点,两千年以前,原子的概念就被希腊的人提出来了。所以,这是一种思想方法,就是要把世界上万物的复杂性归纳到原子的简单性。
我们知道元素周期表特别简单,那么千变万化的世界,归纳到最后就是这100多种元素,这就是思想方法的伟大。
好像是非常抽象的科学概念,和我们今天办企业有什么关系?做任何的企业要能赚钱,就是用简单的办法来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
03
欧几里德的几何定理
以上是物理的概念,也是化学的概念,如果用数学来描写,最精华的思想是什么?希腊文明的伟大,除了那些公式之外,是把数学思想已经基本奠定了,这就是欧几里得的公理系统。
这么错综复杂的理论体系,它一定要建设在五条不言而喻的公理上面:比如两点可以划一条直线;所有直角都全等⋯⋯
这个事情我们觉得真是太不言而喻了,根本不需要证明。欧几里得把它作为基本的公理,就是第一性原理。再复杂的知识体系,你一定要归纳成最少的几条不言而喻的公理。
欧几里得的妙处就是出发于那些显而易见的公理,来整理他整个知识的体系,把它变成一个丰茂的大树,这些大树的根就是一些公理。
在这种情况下,物理的思想和几何的思想也是统一的思想,把万物归到一个最最简单的原理上。
04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生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好像不容易总结出非常简单而普世的规律,其实,如果整个生物用一句话来描写的话,就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所以,生物之所以能够进化,是因为周围的环境一直在改变,能够适应环境的生物就能生存,不适应的就会被淘汰,这是进化的最原始动力。
我们每次讲公司的生和死,其实已经潜意识把公司看成是生物,公司也是同样适者生存,竞争是非常残酷的,但是越是极地环境下生存的公司,就越优秀。
05
人人生来平等
讲起人文的思想,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就是“人人生来平等”。这是美国《独立宣言》上的第一句话,基本上模仿了欧几里得的公理系统。
它说我要建一个国家,国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但也要建在一个基本的原理上。这个基本的原理,一定要是每个公民觉得是不言而喻的一个真理,不需要过多的解释。
美国的宪法200年不变,为什么?它是把科学的基本理念用在治国。既然欧几里得复杂的定理系统能够建立在几条显而易见的公理上,我们建国为什么不可以?使得每个公民根本不需要任何知识,一讲他就知道?
这样国家才能真正地牢固,这是人人生来平等,这是一个基本的原理。
06
自由的空气在飘扬
说到办一流的大学,大家都会想到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这些百年学府。斯坦福大学牛在哪儿?它的校训是“自由的空气在飘扬”。
这是一个百年学府成功的前沿思想,就是学术环境一定要有自由,一不要受政治的影响,二不要受功利心的影响。
07
笔胜于剑
如果我要总结整个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用一句话来描写,我会说“笔胜于剑”,笔远远比剑来得更重要。
历史上,亚历山大征服了世界。他有两位老师,一位是他的父亲腓力二世,教他怎么用武力征服已知的世界。另一位老师叫亚里士多德,同样教他改变世界,不是用武力,而是知识,真正把人类的知识彻底整合,彻底征服。
所以亚历山大有两个改变世界的志向,一是征服人类已知的世界,他打到阿富汗时痛哭一场,认为下面没有可以征服的地方;二是亚历山大图书馆,他的目标是收集人类所有的书籍。
他征服过来的帝国,在他过世一年之内就全部崩溃,但他真正给人类文明留下的是亚历山大图书馆,由于信息极端密集,也吸引了很多学者汇聚,影响了人类历史。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大家在用的时候,往往不知道它的深意,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些故事深入思考。
08
隐形的手
如果讲起经济学,也要有一句话,我想就是亚当斯密所讲的,“市场是一个隐形的手”。
这句话的道理,我想大家已经讲得很多,但是做起来,往往会不太明白,尤其是政府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就有一个无形的手就会变成一个有形的手。
但是这个道理非常的深刻,你在用有形的手干预市场的话,很短时间内可能会有些效果,但肯定不能打造百年老店,不可能形成千年思想。
09
大道至简
刚才这些都是西方人留下的思想,我们中国千年的文明,留下的思想哪一句应该写到信封背面呢?“大道至简”。
很多人说起谁牛,就说是专家,其实专家并不牛,把大道用简单的话讲出来,让人人都听懂,这才是真正牛的。
千年思想的确最最精华的都是大道至简,你看宇宙美妙在哪儿?E=MC2这样一个公式,能够描写小到原子,大到宇宙。真理的共通点就是“大道至简”。
讲个故事,4的根号等于几?很简单,2和-2,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狄拉克初中时,就觉得这个回答非常非常奇妙,为什么开根号的时候总是有一个正根,有一个负根?
他突然想到把这个原理推广了一下,就说宇宙上面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有个反粒子,有个电子就有个反电子,有个质子就有个反质子,有个中子就有个反中子,这是个非常非常神奇的发现。
所以,科学大师,你看他为什么能够做出这些伟大的科学发现?就是他始终没有忘记“大道至简”,后来狄拉克得到了诺贝尔奖。
在今天我们的时代里,人人都在说创业创新。每个年轻人都在研究如何才能获得成功。
当我们走入中国机场的书店,几乎在每个角落都能看到成功企业家介绍自己成功经验的书籍。
为什么今天大家对创业这么关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创业是一个真正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改变个人命运,并对世界产生影响的方法。
那么在几百年前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年轻人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呢?——兵法和战略。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战争是年轻人唯一可以改变世界的途径。
所以,当时的兵法和我们今天的创业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下面我想通过一个“两部兵书”的故事,来反思今天我们在创业时的一些思考误区。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倾向于追逐成功者的经验却忽视了成功背后的条件。
故事发生在 1803 年拿破仑战争爆发之后。当时法国军队势如破竹,很快攻占了欧洲大片的大陆,战争结束之后,欧洲出现了两部兵书。
一部是法国人 Antoine-Hennri Jomini 写的兵书,他是拿破仑的追随者。因为拿破仑是战神,几乎每战必胜,所以大家觉得他写的经验肯定特别管用,于是这本书很快成为了当时的畅销书。
这本兵书和现在我们看到的成功学比较像。它始终是站在胜利的一方来论述。这本书说拿破仑牛在哪里呢?拿破仑牛在他真正改变了当时战争的游戏规则。
因为拿破仑年轻时是从炮兵军官开始做起的,所以他在战争中非常善于用炮。他用的不是简单固定住的炮,而是可以移动运输的炮。所以这本书里面非常详细地介绍了,战场中应该怎么摆炮,在暴雨天气等等恶劣条件下要怎么运炮等等。这个经验一经介绍出来,大家马上觉得非常有用。
但是我们的战争武器肯定一直在更新,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再过几年,就基本没有价值了。
那些我们不屑一顾的失败者往往有更深刻的分析视角失败者的经验有时候更加宝贵。
另外一本兵书呢,是当时的战败国德国人写的兵书。当时德国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还没有德国的概念,所以这本兵书其实是普鲁士一个低级军官所写,他的名字叫 Carl von Clausewitz 。
由于普鲁士在和拿破仑的战争中几乎是节节战败,所以这本兵书出来以后几乎没有得到大家的关注。
不仅如此,Clausewitz 写完这本书以后奄奄一息,连发表的钱也没有。等到他过世之后,他的太太借了很多钱才能够把这本书发表出来,这本兵书的名字就叫做《战争论》。
这本书和第一本书有什么不同呢?由于 Clausewitz 他是从战败方来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他可以从非常深刻的哲学原理来总结失败的根本原因,书里的一些观点可以一直沿用到今天。
譬如他总结说,拿破仑为什么能够如此的成功?一个原因就在于他几乎是三位而一体。
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该用军事的时候用军事,该用政治的时候用政治和外交,并且拿破仑还代表了一种新时代的思想。
拿破仑战争前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将自由、平等、博爱的概念深深地渗透在所有法国士兵的心里。
因此,在精神层面上,法国士兵们有一种历史使命感,要将法国大革命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传遍欧洲大陆。所以这样的精神面貌就决定了他们基本上会取得成功。
Clausewitz 所持有的这样深刻的分析视角,使他在看待战争的每个环节中,不仅仅看到了战胜的表象,而是深刻地总结了双方差异的根本所在。
追求真理往往要远离权贵《战争论》不仅对现代化的核战争对中国革命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追求真理的时候有时候往往要远离权贵。虽然 Clausewitz 不是在战胜的一方,但是他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思想却远远高于当时的时代,这些第一性的思想对今天的战争战略也有非常大的启示。
比如,好莱坞核潜艇题材大片《Crimson Tide》开场第一幕中出现的两个军官的对白,他们在讨论的就是 Clausewitz 的《战争论》。
Jomini 的书讲炮兵怎么用炮,这些在打核战争的时候肯定没用。但是而 Clausewitz 对军事、政治外交、思想之间的三位如何统一,这些辩证分析思想到了今天核战争时代仍然有用。
同样,Clausewitz 的《战争论》对中国的历史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延安的窑洞中,毛泽东通过斯诺拿到了这本《战争论》,后来毛泽东写下的《论持久战》也是读了《战争论》之后写出的。
《战争论》的英语名叫《On War》,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就被翻译成《On Protracted War》。这两本书我都看过,一比较就完全可以看出来,毛泽东这本书里讲的思想基本上还是传承了《战争论》的思想。
不仅如此,毛泽东在延安还组织了整个中央军委一起来学习这本书,也是对这本书精神的一个实践。
为什么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红军将领在外,却始终可以和毛泽东保持战略和思想上的一致?就是因为当时在学习过程中,将领已经可以完全在思想层次上保持和毛泽东想法的一致。只有做到这样,他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如果把 Clausewitz 总结拿破仑的经验用到今天我们去做一个企业,也可以总结为三个部分:
我们可以把军事翻译成技术,把政治和外交翻译成管理,最最关键的还是,要在思想精神的层次,让你的将士和你的员工,和你保持一致。只有在精神层面上,大家拥有共识,你的企业才能够真正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所以,大家在创业的时候,也应该提醒自己:成功者的经验是不是真的具有普世价值,来自失败者的经验分析可能更有参考价值。
来源:近现代史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