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7日,由辽宁出版集团主办,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方图书城承办的“文学与灵魂的相遇——茅奖作家陈彦、刘醒龙、乔叶读者见面会”在北方图书城新谷店成功举办。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彦,中国作家协会小
2025年5月17日,由辽宁出版集团主办,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方图书城承办的“文学与灵魂的相遇——茅奖作家陈彦、刘醒龙、乔叶读者见面会”在北方图书城新谷店成功举办。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彦,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刘醒龙,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乔叶,辽宁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东平出席本次见面会。陈彦、刘醒龙、乔叶围绕其茅奖获奖作品及文学创作展开交流。
陈彦在发言中分享个人创作《装台》《主角》等作品的心得体会,他指出:“写作最重要的两个层面,一是作者的生活经历,二是作家与时代的关系。一个人的生活决定了一个作家的写作路径。《装台》与《主角》的创作基于我多年在文艺团体内做编剧的经验。好的作品主题总是与时代相关,并且隐藏在日常生活中,不被常人所发现。要熟悉我们的生活,以及生活与时代的关系,这两方面对写作都非常重要。我个人对于天文有强烈的兴趣,这种形而上的关切落到现实生活中,与之结合,使我对于故乡的生活具有一种更为通透的视角,这种视角帮助我更好地把握乡土生活。”在阅读分享环节,陈彦提出:“阅读有三个层次:趣味阅读、选择性阅读以及经典阅读。我们要有选择性地阅读文学经典。在做经典阅读时,关键在于要沉下心来,不必追求阅读速度和量。读书是为了增强我们的生命经验,从而走好自己的路。”
刘醒龙在发言中表示:“谈《天行者》,离不开《凤凰琴》。一个细节可以支撑一部短篇作品,一个情怀可以支撑一部中篇作品,《凤凰琴》就是这样一部由情怀支撑的中篇作品,它成功地改变了几百万乡村教师的命运。《天行者》是《凤凰琴》的续集。《天行者》的创作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有关。汶川大地震期间,我读到了一则关于汶川小学老师的新闻。一对分属两所小学、在两个山头上遥遥相望的乡村教师夫妻,他们的生活比《凤凰琴》中所描述的还要辛苦;可当他们终于有机会走下山头、走向新生活时,却因为地震被埋进了废墟。我被这则新闻深深打动,之后花了三个月时间一气呵成完成了《天行者》。可以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写作。写作往往是一个缓慢的、需要生活积淀的过程。读书,则是读自己,是一种心灵的表达与滋养。”
乔叶在发言中表示:“创作《宝水》的初衷是想要写一本长篇小说来献给故乡。小说的本质是回忆,是写自己成长的故事,而我想要表现的是与故乡渐渐远离又徐徐回归的过程。我在创作这部长篇小说之前做了两种准备——书房内外的准备,也是知识与生活的准备、感性与理性的准备、知行合一的准备。通过‘跑村和泡村’这样大量的、生活的、现实的考察,获得了扎实充分的创作素材。除此以外,也通过阅读大量作品做好学术知识上的准备,在原生态方言中汲取营养,并将新的内容浸入文本,实现对新创作的突破。这样认真倾听生活现场,充分学习学术内容,而后在深度融合中进行诚实表达。”最后,乔叶在答读者问环节回复:“每个人都生活在人群中,个体相对于群体存在。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有限的人都有无限可能。所以人的核心就是要有爱,这是值得活着的意义。”
参加本次见面会的嘉宾及领导还有:辽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周景雷,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春风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单英琪,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王雪,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际,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张晶晶,新华书店北方图书城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傅海军。见面会由春风文艺出版社首席编辑姚宏越主持。
陈彦,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西京故事》《装台》《主角》《喜剧》《星空与半棵树》等。《装台》获2015年度“中国好书”奖,《主角》获第十五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度“中国好书”奖,《星空与半棵树》获2023年度“中国好书”奖,其参与编剧和根据其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大树小树》《装台》等作品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
刘醒龙,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圣天门口》《天行者》《蟠虺》《听漏》、中篇小说《凤凰琴》《挑担茶叶上北京》、长篇散文《一滴水有多深》《如果来日方长》等。《挑担茶叶上北京》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天行者》获第十一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由《凤凰琴》改编的同名电影获第十四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七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等。
乔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藏珠记》《拆楼记》《宝水》,中短篇小说集《打火机》《最慢的是活着》《她曾是天使》《一个下午的延伸》,散文集《无数梅花落野桥》《要爱具体的人》等。中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宝水》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2022年度“中国好书”奖。
来源:立笔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