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游龙,德艺双馨~八十三老翁愚清先生楷书艺术管窥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21:37 2

摘要:愚清先生,当代楷书大家,年届八旬有三仍笔耕不辍,其书法艺术如老酒陈酿,愈久弥香。先生少时即显书法天赋,临池不辍七十余载,遍临诸帖而自成一家,尤以楷书见长,兼擅行草,作品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更以创建"世界华人实力书画家协会"而享誉艺林。

墨海游龙,德艺双馨。

一一 李桂强题愚清先生书法

上图:世界华人实力书画家协会愚清主席与外事顾问、原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江勤政先生

愚清先生,当代楷书大家,年届八旬有三仍笔耕不辍,其书法艺术如老酒陈酿,愈久弥香。先生少时即显书法天赋,临池不辍七十余载,遍临诸帖而自成一家,尤以楷书见长,兼擅行草,作品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更以创建"世界华人实力书画家协会"而享誉艺林。

观愚清先生楷书,最令人叹服者乃其"骨法用笔"之精妙。先生深谙"永字八法"之精髓,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一横若千里阵云,一竖似万岁枯藤,一撇犹陆断犀象,一捺好比崩浪雷奔。其用笔方圆兼备,藏露互见,提按顿挫间尽显节奏之美。先生尝言:"楷书贵在静中寓动,看似端正,实则内含万千气象。"此语道破其艺术追求——在法度森严中寻求灵动,于规矩方圆处得见性情。

愚清先生书法之结体,堪称"平正中见奇崛"的典范。其字架构严谨如庙堂重器,却又在细微处暗藏机杼。横画多取斜势,竖笔常带弧度,使方正字形顿生摇曳之姿。尤其可贵者,先生晚年作品更臻化境,结体由严谨走向疏朗,笔画从精工转为率意,恰如苏东坡所言"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这种"人书俱老"的境界,非功力深厚者不能至也。

墨法运用上,愚清先生独得"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之妙。其用墨浓淡相宜,枯湿互济,一笔之中可见五彩。先生善用飞白表现苍劲,又以涨墨营造浑厚,墨色变化间仿佛能听见笔与纸的私语。这种对墨韵的精准把控,既源于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也得益于数十年的笔墨实践。

上图:愚清主席给中央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新界工作部副部长张肖鹰颁发主礼嘉宾证书

愚清先生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个人创作上,更彰显于其推动书法国际交流的远见卓识。2005年,先生以近七旬高龄创建"世界华人实力书画家协会",汇集全球二十余国书法精英,举办展览、出版专著,使中国书法艺术真正走向世界舞台。先生秉持"以艺会友,以德服人"的理念,打破地域流派界限,为不同风格的书法家搭建对话平台,其胸襟气度,令人景仰。

上图:愚清主席为著名书法家田英章先生颁发“世界华人实力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证书

细品愚清先生书法,最动人处莫过于那"书为心画"的文人品格。先生作品无半点浮躁之气,处处可见从容淡定的人生境界。其楷书端庄而不板滞,严谨而不拘泥,恰如先生为人:守正而不迂腐,创新而不逾矩。这种艺术与人格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传统书法的精髓所在。

今观先生八十以后之高龄所作,笔力愈发沉雄,气韵更加生动,真所谓"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正如他的自作诗云:“霜鬓不减拼搏风,诗韵万千似明灯。照亮八旬无悔路,香墨沁芳勤笔耕”。(作品见下图)愚清先生以毕生心血诠释楷书艺术,更以开阔胸襟推动书法传播,其艺其德,皆可为后世法。在这浮躁喧嚣的时代,先生如一股清流,提醒我们书法不仅是技艺,更是修心;不仅是传统,更是活着的文化生命。

(阿牛哥)

2025.5.16于古端阁

注:本文作者阿牛哥,真名李桂强,军旅书法家、收藏家,赵朴初书法传承人,世界华人实力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兼广东大湾区分会主席。

来源:陌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