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因是,古人认为龙神是管雨的,龙少了怕管不过来,就匆匆忙忙的四处播雨以至人间大涝;管雨的龙神多了呢,就像“媳妇多了晚了饭”一样以至大旱。至于当年能够旱到什么程度还看治水的龙少到什么程度。龙越多旱得越严重。反之,龙越少涝得越严重。
导语:2025年是“七龙治水”,夏天雨水多吗?老话:一年旱涝看小满
中国古代民间有“龙多不下雨”的谚语,意思是说,龙少了当年发大水的概率大,龙多了当年多半会出现大旱。
原因是,古人认为龙神是管雨的,龙少了怕管不过来,就匆匆忙忙的四处播雨以至人间大涝;管雨的龙神多了呢,就像“媳妇多了晚了饭”一样以至大旱。至于当年能够旱到什么程度还看治水的龙少到什么程度。龙越多旱得越严重。反之,龙越少涝得越严重。
那么怎么知道今年是“几龙治水”呢?
其实判断方法也不难,就是看当年农历正月第一次出现的辰(龙)日在初几,就是“几龙治水”。
例如,2024年正月里出现的第一个“辰日”是在正月初一,就是“一龙治水”。
而2025年正月里出现的第一个“辰日”是出现在正月初七,因此,今年是“七龙治水”,意味着今年的黄河流域可能会出现干旱。
那么,今年夏天雨水多吗?老话说“一年旱涝看小满”,到底怎么个看法呢?下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小满农谚是怎么说的!
小满,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八个节气,夏季里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公历5月20-22日期间,当太阳位置刚好到达黄经60°时交节。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小满的解释是:“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此时,黄淮流域的小麦已经长到乳熟后期了,再过半个月就会由绿变黄,成熟收获。
但在麦子等作物成熟的最后关头,天气仍有可能旱涝不定,一场干热风,一场风雨都会让麦子减产,让农人辛苦半年的辛苦劳作毁在退后一刻!
古代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科学的天气预报,只能是古通过观察小满时节的天气现象,如降水、温度、风向等来进行预判。
古人通过千百年来的细微观察总结出许多预测夏季旱涝的农谚,例如下面这几个:
这句农谚流传比较广,意思是说,如果小满时节降雨比较少或者无雨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夏季里可能会出现干旱的情况,导致农田因缺水田坎干裂。
这是因为,小满时节副热带高压开始活跃,并向北推移。此时,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我国一些地区交汇,容易形成降水,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会进入梅雨期,而华南地区则会迎来龙舟水。
如果,小满时节无雨或者降雨比较少,说明副热带高压偏弱或暖湿气流不足,后续梅雨偏少,易引发伏旱。
小满不下雨可能会导致夏天出现干旱,但降雨过多也不是好的预兆,就像这句农谚说的,如果小满时节降雨过多,反而可能导致芒种(公历6月初)时天气异常炎热干旱。
这是因为,小满时降水过多可能是由副热带高压过早北抬导致的,这样一来,可能使后续梅雨期缩短,伏旱提前。
这句农谚流传于我国华南地区,小满时节前如果降雨频繁,雷雨天气多,使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夏季里降水可能会持续偏多,农人要提早防范涝灾。
这是因为,每年的小满时节,我国华南地区已进入前汛期,如果这个时候出现持续或较强的降雨的话,则可能表明南海季风爆发早,夏季台风或暴雨活跃,需要注意防范洪涝。
这句农谚流传于我国黄淮流域,意思是说,如果到了小满前后天气异常炎热,高温不断的话,那么,就预示当年的夏季大概率会出现干旱的情况。
这是因为,小满前后出现异常高温的天气,说明副热带高压提前北抬,抑制暖湿气流北上,暖湿气流在某些地区持续堆积,易形成高温天气,导致降水偏少。
古代的农业技术水平较差,靠天吃饭,没有有效的抗旱手段,一旦出现干旱的情况,农人就要为庄稼长势和收成发愁了。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小满节气期间出现气温偏低的情况的话,往往预示着接下来的夏季里雨水可能会偏多,甚至引发洪涝,淹没农田。
这是因为,小满时候出现低温天气,可能表明此时冷空气活动频繁,与暖湿气流持续对峙,形成梅雨锋面,导致雨季延长了。
这句农谚出自我国长江流域,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大意是说,如果小满节气当天刮的风以东风为主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三伏天期间雨水会充足。
这是因为,受到东北信风的影响,气流从东北方向吹来,经过海洋的调节和地形的影响,在一些地区可能会表现为东风。并且,出现东风,说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南,有利于水汽向内陆输送,使梅雨持续时间延长,延长到三伏天期间了。
这句农谚也比较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如果小满时出现雷雨天气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梅雨季节是降雨会比较频繁。
这是因为,时节到了小满时,气温已经明显升高,地面受热强烈,暖湿空气快速上升。同时,大气中垂直风切变较大,这使得上升气流在垂直方向上能够快速发展。
并且,暖湿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释放大量的潜热,进一步加强上升气流,从而形成强对流。
这种强对流过程容易引发雷暴活动,还常伴有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天气现象。所以,如果我们看到小满时出现雷声的话,说明此时强对流天气和锋面形成,标志着梅雨锋已稳定建立,阴雨连连。
总结:以上这些农谚都是古人通过千百年来观察降雨、风向等总结出来的,虽然只有简短的几个字,却能把小满时节的气候特点说的明明白白。
按现在的知识解释是,小满节气对应东亚夏季风推进的关键期,此时副热带高压、西南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的博弈直接影响夏季的旱涝。
对此,大家是怎么认为的?您认为古人留下的农谚还准不准?期待您的评论,感谢阅读!
来源:民俗科普知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