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何时起,我们的社会被灌输了用财富与地位来衡量自我价值。关于读书无用论也甚嚣尘上,戕害的不止是不谙世事的青少年,还有许多大学生,甚至连边远山村都未能逃得过。
“你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如人家网红随便唱两首歌赚得多。”
不知何时起,我们的社会被灌输了用财富与地位来衡量自我价值。关于读书无用论也甚嚣尘上,戕害的不止是不谙世事的青少年,还有许多大学生,甚至连边远山村都未能逃得过。
于是社会出现了两个极端现象,一方面是年轻人逃离基础岗位,选择来钱快、时间更自由的直播、外卖等工作;另一方面是年轻人不愿工作选择啃老。
而小学生的梦想也从科学家、医生变成了明星网红。刻苦读书成了最蠢笨的行为,因为明星与网红不需要读很多的书,哪怕是“绝望的文盲”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可是,读书真的无用吗?鲁巴金这样说,“读书是在别人的思想下,建立建自己的思想。”读书是为了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学问与经验,使得自己在遇事的时候可以游刃有余。
通俗的说,“文凭只是敲门砖”,如果连“砖”都没有谈何“敲开门”。那些光鲜亮丽的明星和网红不过是行业里的凤毛麟角,背后不胜枚举的无名之辈又有谁记得。
就拿因演《狂飙》爆火的反派演员张颂文与高叶来说,在真正成名之前又有谁记得他们呢?可假设他们只会幻想一夜成名,而不是去打磨自己的演技,今日的风光或许也不会属于他们。
个别网红之所以赚到钱,不过是踩中了风口红利,亦如前几年的外卖员。当市场饱和以后,外卖员的收入也开始回归正常,甚至不如基层员工。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从实体到电商,再到如今的直播,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规律。作为个体,我们没办法改变外界环境,需要做的是,努力读书学习去应变这个环境,不让自己沦为时代的弃儿。
所幸,在这个标新立异的时代,没有人安于现状,没有人坐得住,危机感成为了我们潜在的动力,指引着我们前行,哪怕是跌跌撞撞。
当我们通过读书,通过努力实现了个人成长,所获得的快乐与满足也是无法复制的。
如果只是一味的随波逐流,没有自我意识,那我们也只是社会期望的奴隶,一生都将被困在金钱、权力、身份以及所谓的成功的陷阱中,不能自拔。
连读书的苦都受不了,又怎能受得了生活的苦呢。读到知识是永远伴随我们的一生,学习力也是我们最强的武器。
请记住,“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来源:文史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