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耄耋老人到咿呀学语的小孩,从“铲屎官”到每天都要关注天气预报的上班族,AI高科技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烟火气满满……5月17日是世界通信及信息社会日,上海的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纷纷放大招,一大波“AI+”新业务亮相,把市民智慧生活图景点缀得更加便利而又富有
从耄耋老人到咿呀学语的小孩,从“铲屎官”到每天都要关注天气预报的上班族,AI高科技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烟火气满满……5月17日是世界通信及信息社会日,上海的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纷纷放大招,一大波“AI+”新业务亮相,把市民智慧生活图景点缀得更加便利而又富有人情味。
上海电信在5月16日举行的中国电信第五届科技节·上海站活动上,带来“AI家智屏”进行首发,并将于今年5月23日正式上市。这是一款带屏幕的智能音箱,它搭载了中国电信自研星辰大模型、deepseek等AI大模型,支持多轮对话。家里有老人的,它能根据老人起居时间,主动提醒吃药;家里有孩子的,它会推荐合适的学习书籍和教育内容。
“AI家智屏”还接入许多本地服务,展览、旅游、演出、美食、购物、赛事等信息一网打尽。后续,上海电信还计划上线“114名医导航”,打造一站式智能家庭医疗服务,从导诊、预约、咨询到科普全都有,支持一键预约上海60余家三甲医院专家号,还开设专家视频专栏。
上海电信推出“美好家”萌宠机器人。
除此以外,上海电信推出了专为低龄儿童打造的“美好家”萌宠机器人,孩子可以让它讲故事、背成语、唱儿歌。与以往用于早教的学习机相比,有了AI加持,这款机器人还能够“读出”孩子的情绪:孩子受了委屈,不跟家长说,却跟机器人“倒苦水”,机器人从与孩子的对话中,一旦发现有与孩子情绪有关的关键信息,会及时推送给家长……
上海移动也不甘示弱,围绕“爱老人,AI守护银发”“爱孩子,AI陪伴成长”“爱自己,AI智绘生活”,发布了一系列“AI+”新业务。5月17日上海移动举行“万兆申速 AI领跑”的电信日发布活动上,一款名叫“AI拐杖”的新业务就颇为吸睛,平时它可以用来播放音乐、定位老人的位置,关键时还能救命。
想象一下,老人拄着“AI拐杖”在小区散步,万一不小心摔跤起不来,周边又没人,这根神奇的拐杖凭借AI形态识别功能,能立刻向家属或者物业手机发出告警,安全感直接拉满。
上海移动推出的AI拐杖
告警信息能推送到家属的手机。
另一款名叫“AI养宠”的新业务,则给出“铲屎官”们从新手变成贴心主人的AI全案解决方案:智能摄像头能识别宠物的十几种疼痛表情,一旦数据异常就能提醒主人进行健康检查;AI能通过监测宠物睡眠呼吸频率,提前72小时预警老年宠物的器官衰竭,给主人留出告别的时间;听障用户通过AI项圈振动模式,能“听见”猫咪的呼噜声......办公有云电脑、云存储,出行有北斗短信、智能穿戴、娱乐有AI观赛、3D观影,生活有AI养宠、AI健身,AI已然已经渗入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海联通则在今年世界通信及信息社会日期间举行的AI焕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全新发布了“UniAI·智联申城”战略品牌,它虽聚焦于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最终的受益者仍是广大市民群众。
以“AI+气象”板块为例,上海联通联合上海市气象局发布的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气象MaaS平台,能把短时强降水、雷雨风暴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变得超精细,预报频次从原来的1小时缩短到10分钟,出门再也不怕被糟糕天气“突袭”。
此外,上海联通还发布与久事旅游共建“文旅+AI”产业创新中心的消息,以“一江一河”城市滨水空间为核心场景,结合联通文旅MaaS平台及智能体服务,整合文旅资源。以后城市建筑能“开口说话”,旅游路线会“自主思考”,消费场景还能和游客互动,打造出“文旅+AI”的上海特色模式。
上海联通在临港打造的万卡国产和千卡主流公共智算集群。
三大运营商用AI为上海市民描绘出的超酷智能生活蓝图,离不开上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马加鞭。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提出,今年上海要巩固“双千兆”城市建设成果,积极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向“双万兆”演进发展。具体来说,2025年,上海要新增部署5G—A基站1万个,争取实现5G网络流量占比超过70%的目标,5G基站密度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在小区、工厂、园区等重点场景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积极落实“算力浦江”智算行动,算力网络节点间单向网络时延控制在1毫秒以内;到2025年底,力争IPv6活跃用户占比超过80%。
来源:电竞锤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