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为“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这是对技术文明“以人为本”的深刻呼应,也是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标——让技术进步成果惠及每一个群体。
今天是5月17日
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
数字创新带来的美好生活
你爱了吗?
从摩尔斯电码
到5G-A的正式商用
电信科技的发展
让我们的数字生活越来越便捷
今年的517,我们也迎来了
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60周年
中国电信可谓是大动作频频
多项举措令人瞩目
今天,和小翼一起来围观吧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致辞
以人为本 智能向善
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为“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这是对技术文明“以人为本”的深刻呼应,也是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标——让技术进步成果惠及每一个群体。
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推动经济社会全方位变革升级,产生颠覆性、重塑性影响,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和维护网信安全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国电信坚定履行使命责任,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推动企业战略升级,赋能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发展,让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民生普惠深度融合,实现“以人为本、智能向善”。
云网融合筑基,让人工智能实现“普惠”。
数字化转型的根基,在于云网;转型的“智核”,在于AI。
中国电信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加强科技攻关,推动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建成上海、北京两大万卡智算集群,在大湾区上线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实现智能算力供给质与量的双重跨越;
突破分布式云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全栈云平台,构建“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天翼云作为国家云全面迈向智能云发展的新阶段。
通过全国一体化的算力互联网实现对算力资源的高效适配与灵活调度,并通过云平台提供分布式、可便捷获取的智算服务,将曾经“高不可攀”的算力,转化为千行百业触手可及的“数字水电”。
产业深度赋能,让人工智能融入“生活”。
人工智能的价值,不在实验室的代码里,而在车间的机器旁、社区的烟火中、田间的稻穗上。
以DeepSeek为代表的新一代开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性能、低成本、轻量化,大幅降低算力与算法门槛,促进大模型应用和普及。
中国电信着力打造“算力+数据+模型+应用”的一体化服务,更广泛响应业务服务需求,超百个数字平台持续赋能各类行业客户,面向电力、化工、矿山等领域累计打造行业应用项目4.5万个,加快从提供智算裸算力向“一揽子”智能服务升级,助力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数字生活的向往。
技术向善护航,让人工智能更加“安全”。
技术越强大,越需要“向善”的约束。
中国电信始终强化AI安全治理,构建全方位大模型动态防护体系,实现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挥安全型企业的综合优势,打造从基础设施到数据、内容、算法和应用一体的防护体系,提供一站式安全运营服务。
建立三级安全风险分类标签体系,覆盖超百亿token,显著提高数据安全性;
实现全量代码上云,提升代码扫描、审计、溯源的能力,构筑代码安全屏障;
构建输入可防、推理过程可检测、输出可控的防护体系。
积极推动量子融入云网基础设施,推进量子骨干网和重点城市城域网建设,加快构建纵横相连、跨域互通的量子安全服务能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开放共享共赢,让人工智能凝聚“合力”。
人工智能的边界,不在技术的天花板,而在生态的朋友圈。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算力普惠、模型开源、数据流动、场景开放等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需要各行业、各领域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
中国电信始终坚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面向合作伙伴、广大客户,加大科技、云网、数据、场景等核心能力和资源的开放合作力度,以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WBBA)等组织为平台,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分享中国经验,助力弥合智能鸿沟。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奔涌向前,人工智能不仅是方向,更是现实。
中国电信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全面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在数字中国建设中承担更多责任、贡献更大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电信新篇章。
中国电信总经理刘桂清主旨演讲
加快发展ICT新质生产力
共筑美好数字未来
5月17日,在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暨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60周年庆祝活动上,中国电信总经理刘桂清以《加快发展ICT新质生产力,共筑美好数字未来》为题作主旨演讲。
刘桂清表示,中国电信坚定履行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和维护网信安全的使命责任,发挥云网融合优势,加强科技创新,深化产业合作,推进应用创新,为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贡献重要力量。
一是积极推进ICT基础设施升级。
云网基础设施是ICT的重要支撑,中国电信积极构建与智能时代相匹配的新型ICT基础设施。
网络能力方面,中国电信不断强化基础设施连接能力,与中国联通持续深化5G共建共享,实现5G网络全国乡镇以上连续覆盖。天通卫星网络用户容量达到了千万级,10G PON城镇覆盖率超95%。同时,积极探索以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提升云网运营自智水平,重塑业务流程,改善用户体验。
云能力方面,建成上海、北京两大万卡智算集群,在大湾区上线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实现智能算力供给质与量的双重跨越。天翼云服务器操作系统CTyunOS 4.0通过国家最高安全可靠测评,自研紫金山全国产化服务器,构建“息壤”一体化智算调度平台,天翼云迈向智能云发展新阶段。
二是积极推进ICT智能化升级。
AI技术是推动ICT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电信加快推进智能云能力体系升级,助力ICT产业智能化转型。构建基于AI的智能云能力体系,推进“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五位一体协同发展,让更多客户、合作伙伴,更方便地获取普惠算力,更便捷地开发和应用AI。
推进算力调度升级,发布“算力资源无关、训推框架无关、AI工具无关”的Triless架构,强化算力供给和调度。推进模型升级,构建“四大三全”星辰基础大模型体系,深度赋能行业应用场景。
推进数据标注升级,推出一系列多模态数据标注和治理工具。推进智能体应用升级,打造行业智能体,深度融入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运营流程。
三是积极推进ICT安全保障升级。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迭代中的安全性问题,中国电信不断提升ICT智能化服务的安全防护能力。加强人工智能安全,构建“全体系”安全服务能力,从IaaS、PaaS、DaaS、MaaS、SaaS等方面全方位赋能人工智能安全发展,提升大模型应用的风险预警、大模型安全的技术检测、大模型安全防护三大能力。
持续提升量子/安全服务能力,自主研发了国内首个融合QKD(量子密钥分发)的分布式密码系统,发布全国单台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平台,量子技术研发处于全球第一阵营。
四是积极推进ICT绿色低碳升级。
“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推进ICT行业可持续发展显得愈发重要。中国电信全面建设绿色云网基础设施底座,打造绿色数据中心、绿色机楼,提升绿色算效,全面推广基站、机房智慧节能。
推动用能结构转型,强化绿色新技术推广应用,稳步提升绿电应用水平;协同攻关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储能等技术,探索算电协同新模式。
五是积极推进ICT赋能千行百业。
随着ICT产业升级的深入推进,中国电信聚焦生产、生活和治理数智化需求,加强应用场景的丰富,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全面推进“5G+云+AI+应用”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在政务、工业、教育等领域打造了80多个行业大模型和20个行业智能体,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消防等丰富应用场景,赋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推广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数字乡村等数字化解决方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的向往。
在江西鹰潭,中国电信与中国水计量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三川水表”,共建 AI 开发平台,实现研发全流程效率提升40%以上,将企业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国电信始终致力于通过数字技术消除性别鸿沟,为女性和儿童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刘桂清介绍,在四川木里,中国电信依托5G+远程医疗系统,为6.8万山区妇女儿童构建起“筛查-诊疗-监测”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妇科疾病早诊率提升40%,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扩大到95%,守护女性的健康权益。
刘桂清最后表示,中国电信愿与各界聚力合作,共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强化技术赋能、深化数字普惠,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网络强国、科技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维护网信安全贡献力量,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
01
2025年信息通信暖心服务十件实事
开幕式上,发布了2025年信息通信暖心服务十件实事(以下简称“十件实事”),聚焦群众在电信业务使用、数字适老、APP用户权益保护、二次号码“一键解绑”等方面的关切期盼,推动进一步优化信息通信服务环境,促进信息通信服务更好利民惠民。
一是开展“明白办、放心用”行动。精简优化在售公众用户电信资费套餐,实现全量公示,未公示不销售。通过用户签名、短信回复、验证码等方式征得用户同意后开通电信业务,让用户明白放心消费。
二是优化电信业务线上办。制定手机营业厅服务标准,健全完善企业官方APP、客服热线等个人业务线上办理渠道,推广视频客服,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三是规范营销推广行为。电信业务推介做到全面准确,关键内容显著提示,协议文本清晰易懂,保障用户知情权、选择权。
四是升级业务使用提醒。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前5日通过短信、通知栏消息、电话等显著方式提醒用户。手机流量超套及时提醒,推出超套封顶服务,可由用户自行选择封顶阈值档位,避免产生高额费用。
五是便捷业务退订。规范电信业务退订办理流程,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结,及时返还话费余额。宽带退订需用户退还终端设备的,提供7天内上门办理预约等服务。
六是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电信营业厅为老年人提供爱心专席、辅助器具等服务,客服热线实现65岁以上老年用户“一键呼入人工客服”。常用网站、APP符合国家信息无障碍标准。
七是促进算法推荐公开透明。以适当方式向用户公示互联网应用算法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和运行机制,向用户提供便捷关闭算法个性化推荐服务的选项。
八是保护用户敏感权限。实现手机终端麦克风、摄像头、定位等敏感权限调用实时提醒,并提供查看、关闭选项,更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九是推广“来电来信免打扰”服务。依据用户登记意愿提供营销电话、短信个性化防护,不断提升便捷性、精准性、可及性。
十是推进二次号码“一键解绑”。为二次号码(即回收重新启用的号码)用户提供服务渠道,支持解除号码与常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历史绑定关系,扩大二次号码“一键解绑”服务范围。
02
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正式启动
开幕式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启动“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 。
中国电信建设智算互联网试验网,基于“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构建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五位一体”的智能云体系,接入多方跨域异构资源,构建全国算力一张网,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升级。
建设运行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将持续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助力人工智能等领域科技创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03
入选2024年度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科技进展
2024年度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科技进展遴选结果经公示后正式出炉。
中国电信三个项目入选,其中包括“智慧天网卫星实现南极自主宽带通信”“基于‘光网算用’的大模型分布式组网技术创新与大规模实践”“全国产万亿参数大模型的软硬协同技术及应用”。
来源:中国电信天翼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