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几何时,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未来做出了无数“精准预言”:中国会像非洲一样贫困,会像叙利亚那般动荡,会四分五裂、民不聊生。
曾几何时,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未来做出了无数“精准预言”:中国会像非洲一样贫困,会像叙利亚那般动荡,会四分五裂、民不聊生。
甚至连所谓的“知名经济学家”都断言,中国的社会体制注定无法支撑现代化进程。然而,几十年过去,中国不仅没有崩溃,反而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地走上了崛起之路。
我们用25年完成了他们200年才能完成的经济跃迁,我们让14亿人摆脱贫困、迈向小康,我们在高铁、航天、5G、新能源等关键领域一步步突破“卡脖子”难题。
而西方列强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愈发焦虑、愈发恐惧。
为什么西方要不遗余力地打压中国?为什么我们的成功会让他们如临大敌?中国究竟“犯了什么天条”,让他们夜不能寐、日渐狂躁?
一个东方大国的逆袭,真的触动了他们最深层的恐惧了吗?
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去深思——中国,究竟让谁感到了威胁?又为何我们的每一步进步,都成为西方眼中的“原罪”?
在一个“唯西方价值是从”的世界里,中国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合规矩”。
我们不是靠殖民扩张,不是靠掠夺资源,不是靠金融霸权,而是靠着自己的汗水与智慧,一砖一瓦把一个战火摧残后的烂摊子,建成了举世惊叹的现代化国家。
曾经的中国是怎样的?一个黄包车夫一天只能挣够半斤糙米;1949年全国文盲率超过80%;人均自行车都难得一见。
别说手机和高铁了,连饭都吃不饱,衣服要缝了又缝,粥要分成三顿喝。那时的中国,用“破败不堪”形容都不为过。
而如今的中国呢?世界最长的高铁网、世界最先进的移动支付体系、世界级的航天工程、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覆盖全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就连海拔4000米的帕米尔牧区也通了电、接了网、连上了抖音直播。
这一切的背后,是无数中国人“凭一口气,不服输”的信念。
就像有网友说的那样:“外国人登月时,我们还在饿肚子;今天我们探月时,他们开始焦虑了。”
正是这种逆风而行的勇气,打破了“东亚病夫”这个标签,让西方列强惊觉——东方这条巨龙,真的醒了。
中国不是靠“民主化”“资本自由”成功的,而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国家主导的长远战略投资支撑起来的。
这种成功,动摇了西方一贯以来“民主+市场万能”的叙述框架。我们发展起来了,却没走他们那条“必须交出主权换取繁荣”的路,这才是他们最不能接受的地方。
他们说“不能成功”,是因为我们一成功就打了他们的脸。
在西方的叙事中,发展中国家的唯一出路是向他们学习制度、经济、文化乃至“生活方式”。
他们就是“文明灯塔”,其他国家要么照着抄,要么被边缘化。但中国,偏偏没走他们安排的“剧本”。
你说我们“加班加点”?印度人口也不少,怎么发展不起来?
你说我们“靠低价劳动力”?中国工人工资年年上涨,智能制造、5G、芯片都在飞跃,还成了全球最大的工程师输出国。
你说我们“环境污染严重”?如今的中国正是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最多的国家,新能源汽车销售全球第一,绿电使用比例逐年上升。
他们气的是:中国用社会主义制度办成了资本主义做不到的事。
在他们看来,中国这就是犯了“天条”!你不能既不搞多党制,又不完全放开资本市场,还能发展得比我们还好。这让他们几十年来对世界的掌控逻辑,被现实狠狠抽了一耳光。
于是,打压、遏制、妖魔化一拥而上。
比如封禁TikTok,理由五花八门,本质却只有一个:怕真相传播出去,怕他们的年轻人知道,中国这套路子也能活得不错。
就像网友说的:“以前说我们苦,现在说我们‘苦得不真实’;以前说我们落后,现在说我们‘发展得太快太吓人’。”
这就是西方的双标,他们不是怕我们失败,而是怕我们成功。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国家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做出高铁、航母、空间站?为什么我们能在最偏远的山村都修路、通网、建学校?这背后是一个他们根本理解不了的“国企逻辑”。
在资本主义体系里,所有投资必须盈利,否则就是浪费。而中国的国企,可以干50年都不盈利的事情,只为筑一条未来的路,为了让全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比如,中国邮政能把快递送到最偏远的村庄,不是因为那里有利润,而是因为国家说了“一个都不能少”。在别人看来“不划算”的事,在中国却变成了“民生保障”的基石。
像新能源项目,从1992年立项,到后来慢慢放开让民企参与,形成整个产业链,最终才有今天比亚迪、宁德时代、蔚来的辉煌。
这不是哪家企业单打独斗干出来的,是国家先花几十年打基础、筑平台,再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
而在西方,资本家恨不得每笔投资两年回本。这就导致一些周期长、回报慢、事关国家未来的大项目根本没人愿意做。比如基础科研,比如偏远地区交通、水电、教育等公共服务。
所以,他们才不遗余力攻击中国的“体制问题”,特别是国企问题。他们知道,只要中国继续走自己的发展模式,他们就再也无法维持话语权和制度优势。
这才是真正的“恐慌源泉”——中国展示了一条不同的成功路径,让西方精英开始怀疑自己国家的制度是否真的“最优”。
正如一位留学生写道:“来中国之前,我以为我们才是世界的未来;来了之后才知道,我们不过是活在过去的幻觉里。”
曾经的我们,是世界秩序中最边缘的存在,沉默、贫穷、被欺负;今天的我们,是世界经济和科技的新引擎,是全人类注目的焦点,是一股正在改写历史进程的力量。
我们没有靠殖民,没有靠战争,没有靠剥削别国,我们靠的是几代人咬紧牙关的坚持,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下的方向感和使命感,是亿万中国人民共同托举起的信念与决心。
那些说“中国不该发展成这样”的人,不过是怕了一个觉醒的民族;那些说“中国犯了天条”的人,不过是被现实彻底打脸。
我们不否认问题存在,但我们也从不否认成就。中国的发展不是没有代价,但我们选择的是一条多数人都能共享成果的路,是一条追求长远而不是短视的路。
当他们还在为“民主自由”的符号辩论时,我们已经在为人民的真实获得感努力;当他们还在为“市场效率”争吵时,我们已经为亿万百姓打通了致富的高速路。
我们不怕质疑,不怕挑战,不怕打压;但我们不接受被歪曲、被误解、被污蔑。中国不是谁的对照组,更不是谁的附属品。我们有自己独立的价值系统,有自己的发展逻辑。
所以,我们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向世界宣告:东方崛起,不是偶然,是必然!
我们要清醒地看见:当我们越强大,外界的质疑、抹黑和压力只会更多。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团结一致,继续改革开放,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进步。
世界从不会因为你对的事情而鼓掌,但世界终究会尊重你站得稳、走得远。
愿中国的每一步发展,都不被辜负;愿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这份成果来之不易;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为这个伟大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读完这篇文章,你是否也有一肚子的感慨?欢迎评论区聊聊——你最感受到中国变化的是哪一瞬间?
或者你最想对那些“唱衰中国”的人说些什么?留言,我们一起为中国发声!
来源:玉惜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