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免费领鸡蛋、听讲座送大米、国家补贴养老床位……这些温情陷阱背后,是掏空老人积蓄的“吸血镰刀”!2024年消协数据显示,老年人预付费投诉量同比暴增55%,保健品、养老服务成重灾区。
免费领鸡蛋、听讲座送大米、国家补贴养老床位……这些温情陷阱背后,是掏空老人积蓄的“吸血镰刀”!2024年消协数据显示,老年人预付费投诉量同比暴增55%,保健品、养老服务成重灾区。
1
话术一:“国家补贴项目,错过今天就作废!”
精准攻心:骗子伪造红头文件,宣称“国家养老补贴”“惠民工程”,声称预付10万可锁定30万补贴额度,实则卷款跑路。
真实案例:浙江某“养老基地”以“国家乡村振兴补贴”为名,骗取200余名老人预存养老押金超5000万元,警方追回不足10%!
法律重锤:《广告法》第28条:虚构国家政策属虚假宣传,最高罚款100万元;民政部明确所有正规养老补贴均无需预存资金。
拆招指南:拨打12345核查所谓“政策”真伪;要求查看机构与政府合作公文(编号可官网验证)。
2
话术二:“这药能治癌症,院士都在吃!”
伪科学陷阱:销售人员将普通保健品包装成“抗癌神药”,播放剪辑过的“专家讲座”,甚至雇人假扮患者“现身说法”。
数据触目惊心:2024年上海查获的“灵芝孢子粉诈骗案”中,成本80元/盒的保健品被炒至2万元,受害者超千人!
自保铁律: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输入产品名称查国食健字号;凡是宣称“治愈率”“替代药品”的,直接举报!
3
话术三:“预存养老钱,免费住五星级病房!”
温情杀局:骗子以“预存医疗押金享终身优先就诊”为诱饵,实则挪用资金投资暴雷。北京某“医养结合”机构暴雷,老人预存的300万救命钱血本无归!
避坑口诀:查机构是否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警惕“预付医疗”模式,正规医院从无此类要求;子女陪同签署合同,重点核查“退款触发条款”。
4
话术四:“认干妈送股份,以后我给您养老!”
情感绑架术:销售人员每天上门陪聊、送菜,甚至下跪认亲,诱导老人预付数万元购买“养老公寓原始股”。
血泪教训:南京李奶奶被“干女儿”骗走毕生积蓄68万元,骗子得手后人间蒸发!
防诈指南:登录“全国非法集资案件登记平台”查询涉案企业;任何承诺“高回报+养老保障”的投资,99%是骗局!
5
话术五:“不买就是不孝,你忍心看爸妈受苦?”
道德胁迫法:针对子女在场时,故意大声质问:“老人想要点健康保障,这点钱都舍不得花?”制造家庭矛盾逼单。
反杀话术:当场拨打110:“这里有人道德绑架消费”;用《民法典》第26条反击:“赡养义务≠强制消费”。
结 语
从伪造国家政策到情感绑架,从伪科学营销到道德胁迫,这些精心设计的银发陷阱正吞噬着老年人的毕生积蓄。本文揭露的五大话术,既是无良商家的“收割指南”,亦是每个家庭必备的“防御手册”。依托法律武器拆穿谎言、借助技术工具验证真伪、建立代际沟通破除信息差,方能守护好长辈的养老钱。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