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大师去游学 | 岳麓书院寻文脉 实地研学探真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8 09:21 4

摘要:暮春时节,湘水之滨的岳麓书院绿意盎然。怀着对千年文脉的向往,我跟随著名文学家、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韬奋基金会副秘书长沈嘉柯老师,与行动的声音读书会成员一同走进这座“千年学府”,在实地探访与思想碰撞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研学之旅。

暮春时节,湘水之滨的岳麓书院绿意盎然。怀着对千年文脉的向往,我跟随著名文学家、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韬奋基金会副秘书长沈嘉柯老师,与行动的声音读书会成员一同走进这座“千年学府”,在实地探访与思想碰撞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研学之旅。

踏入岳麓书院,青瓦飞檐间流转着历史的厚重。穿过“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大门,古木参天,庭院深深,讲堂、御书楼、百泉轩等古建筑错落有致。我们首先参观了中国书院博物馆,馆内陈列的2000余件文物,从唐代石经拓片到明清书院课卷,生动勾勒出中国古代书院“讲学、藏书、祭祀”三位一体的发展脉络。透过一件件展品,我们仿佛看到千年来学子们在此求学问道、经世致用的身影。

沿着石板路前行,我们来到为纪念思想家王夫之而建的船山祠。祠堂内,王夫之的塑像庄严肃穆,两侧楹联“天下事原担当得起,古今人都做来不奇”尽显其风骨。站在祠堂外的庭院中,沈嘉柯老师以独特视角分享了对王阳明“阳明心学”的见解:“大家常说‘心即理’‘知行合一’影响深远,但很少有人思考,为何这套学说能跨越时空广为流传?”

他指出,王阳明父亲王华身为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这样的家庭背景为王阳明提供了优渥的学习条件和广阔的社交资源;而王阳明本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凭借政治地位和威望,不仅在各地广收门徒讲学,更让学说得到官方认可。

身份赋予王阳明的影响力,如同‘传播的翅膀’,让阳明心学从书斋走向社会,扎根于不同阶层。沈嘉柯老师的解读,打破了我们对经典的固有认知,也让我们意识到思想的传播与社会身份密不可分。

这场在古祠外的即兴课堂,引得我们所有伙伴频频点头。行动的声音读书会宣传工作负责人方悦君感慨道:“以往读心学只关注理论,今天才明白,思想的生命力离不开现实土壤,阳明心学背后的身份加持更值得自己深入思考。”这种将人文景点与学术观点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晦涩的哲学变得鲜活可感。

作为行动的声音读书会的重要活动,此次岳麓书院之行不仅是一场文化漫游,更是“知行合一”理念的生动实践。正如行动的声音读书会秘书长倪可所说:“我们希望通过实地研学,让成员们走出书本,在古迹中触摸历史肌理,在交流中感悟学问真谛。”

未来,我们读书会将策划更多类似的游学活动,走进不同地域的文化地标,让参与者在行走中学习真知识,在实践中洞察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

日至中天,阳光斜斜洒落庭院,斑驳光影映照着书院的飞檐斗拱。当我们挥手暂别这座千年学府时,湘水仍在脚下奔涌向前。

这次研学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新时代学习方式的探索——当古老的书院智慧遇见当代人的求知热忱,那些沉淀在时光深处的思想,必将在知行互促中迸发新的活力。

来源:最佳阅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