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路桥:“一点一策”疏堵点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8 09:47 2

摘要:原先高峰期需等待3次信号灯才能通过的路口,如今平均1次即可顺利通行。5月16日,市民张玲玲开车经过台州路桥区灵山街,明显感受到拥堵情况缓解了不少。

王恩兴

原先高峰期需等待3次信号灯才能通过的路口,如今平均1次即可顺利通行。5月16日,市民张玲玲开车经过台州路桥区灵山街,明显感受到拥堵情况缓解了不少。

今年,路桥区相继完成了双水路—灵山街、南官河桥—灵山街、东方大道—G228等改造项目并通车,为市民提供更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手术式”改造 减少市民出行影响

南官河桥—灵山街作为路桥南北向的大动脉之一,近年来受机动车保有量增大、跨区域通勤需求增加、道路条件限制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交通拥堵问题显著。

之前,灵山街经改造后,车道拓宽为双向8车道,但南官河桥仍为双向6车道,车辆进出桥梁时因车道数不匹配,高峰时段常出现拥堵情况。

如何“破堵”?路桥区建设局对南官河桥桥面进行加宽,优化道路通行条件,提升通行效率。

“此次改造主要面临两大难点,一是南官河桥下有大量管道,如何确保施工时桥梁原有管道不受损,二是最大程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路桥区治堵治超联席会议专职副主任梁霄介绍,为此,施工期间,提前对地下既有管线进行人工探挖,分段进行管道保护,拓宽完成后,进行压力测试、密封性检测等质量检验环节。

同时,为了减少对区域交通的影响,工程采取“半幅施工、半幅保通”方式,分两个阶段施工,先实施外圈大修,后实施内圈大修。施工时还避开高峰期,早上四五点开工,高峰期时放行,高峰期后再施工。重要路口安排在平峰期和夜间进行施工,白天正常通行。

非机动车道拓宽是路桥区打通“堵点”的另一措施。该路段平时有大量非机动车穿行,高峰期时有占用机动车道现象。针对该现象,通过对原有非机动车道进行拓宽,再增加隔离护栏,实现机非分离,大大降低交通安全风险。

破题“龟速” 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在完成改造的东方大道—G228,原交叉口处新增东、西进口车道,新划分的车道让道路拥堵情况得到改善;交叉口东、西进口标线重新漆画,纠正原有部分标识标线不规范、不清晰的问题;交通护栏、警示柱等防护措施整洁清晰、醒目美观。

东方大道原有道路车流量已饱和,通行效率低下造成道路拥堵。针对该问题,路桥区及时制订道路改造方案,因地制宜部署多项缓堵措施。

在改造过程中,施工团队面临诸多挑战。“此次施工地点位于228国道与东方大道的交会处,货车来往频繁,交通组织异常复杂。我们将施工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块,通过科学组织和多点联动作业,抢抓夜间施工窗口,实现快速高效施工。”梁霄介绍。

经过近一个月施工,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改造后的东方大道—G228高峰时段,东西方向的排队长度明显减少,西东方向的通行瓶颈也得到有效缓解。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治理贵在精细。“目前我们还在辖区各中小学逐步铺开治堵体验馆体验活动,通过直播、实地培训等方式,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以‘小手牵大手’推广绿色出行。”梁霄说。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