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时候,我总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拿着画笔在纸上勾勒出奇装异服的模样。父亲总是叹着气说:"女孩子家,整天瞎折腾什么?"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像只被困在玻璃罩里的蝴蝶。
小时候,我总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拿着画笔在纸上勾勒出奇装异服的模样。父亲总是叹着气说:"女孩子家,整天瞎折腾什么?"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像只被困在玻璃罩里的蝴蝶。
直到高一那年,我在网上刷到了一个Cosplay社团的活动视频。视频里的女孩穿着《鬼灭之刃》中祢豆子的服装,红裙如血,眼眸如炬。我盯着屏幕看了整整十分钟,手心全是汗。"原来真的有人可以把二次元变成现实。"我对自己说。
第一次参加漫展是在高二。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攒钱,终于做出了一套初音未来的服装。那天,我站在地铁口,穿着这套衣服,感觉自己像是要去参加一场秘密仪式。路人的目光像针一样刺在我身上,有人窃笑,有人指指点点。"这闺女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一位大妈扯着嗓子说。
我逃回了家,把服装塞进了衣柜最深处。母亲发现了,默默地帮我熨平了被我揉皱的裙摆。"喜欢就继续吧,别管别人说什么。"她说这话时,正在织一条淡蓝色的围巾,针脚细密如同她欲言又止的安慰。
转机出现在高三。学校要举办文化节,我鬼使神差地报了名,想要在舞台上展示我的服装设计。报名表交上去的那一刻,我的心跳快得像是要从胸腔里蹦出来。父亲的烟灰缸砸在了地上:"你高考怎么办?"
那段日子,我像是在钢丝上行走。白天复习功课,晚上偷偷修改服装设计。母亲成了我的盟友,帮我购买布料,凌晨三点给我煮醒脑汤。决赛那天,当我穿着自己设计的原创服装走上舞台,音乐响起,聚光灯打下来的一刻,我看到了台下父母骄傲的眼神。
大学加入了Cosplay社团后,我发现这个圈子远比想象中温暖。有考研成功的学姐教我们做道具,有已经工作的前辈分享行业经验。我们不是只会"瞎折腾"的孩子,而是认真对待自己热爱的事物。
去年在ChinaJoy上,我的原创设计得了最佳创意奖。颁奖台上,摄像机对准我时,我看到了第一排的父母。母亲悄悄抹了抹眼角,父亲难得地拍了拍我的肩。
现在,我有自己的工作室,教孩子们制作Cosplay服装。有次,一个内向的小女孩怯生生地问我:"姐姐,我妈妈说我这样打扮很奇怪。"我蹲下来,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记住,当有人质疑你时,就想想自己的梦想。如果它足够重要,就勇敢地走下去。"
回望这条路,才明白那些异样的目光不是阻碍,而是让我更坚定地走下去的动力。母亲至今保留着我第一件失败作品的布料,她说那是"勇气"的颜色。而我自己,在每次设计新装时,都会想起地铁口那个瑟瑟发抖的少女——她永远不会知道,那个决定穿上奇装异服的下午,究竟改变了怎样的人生轨迹。
或许这就是成长的意义:在他人不解的目光中,找到自己的光。当我们不再需要向世界证明什么时,那些曾经的偏见,早已变成了我们最坚实的铠甲。
来源:英勇的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