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年前,岳父母决定:把老屋改造一下,回老家居住,理由是老家空气清新,可以重新体验到劳作的快乐,可以与老友海阔天空地侃大山,可以自如地赶场下街,比在城里过“出门就关门”“邻居间形同陌路”般的生活幸福多了。
文/何龙飞
两年前,岳父母决定:把老屋改造一下,回老家居住,理由是老家空气清新,可以重新体验到劳作的快乐,可以与老友海阔天空地侃大山,可以自如地赶场下街,比在城里过“出门就关门”“邻居间形同陌路”般的生活幸福多了。
我们没有反对,纷纷表示支持,毕竟他俩都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了,“落叶归根”的心态完全可以理解,找到“新工作”来“重温旧梦”也就在情理之中。
于是,经过规划设计、施工、监督、验收等环节,老屋焕然一新,不亚于“乡间别墅”,够岳父母倍感欣慰的了;他俩吃了耍,耍了吃,过上了简朴而不简单的“乡土生活”,重新找到了以前和谐相处、柴方水便、快快乐乐的感觉,着实令他俩感到快慰。
不过,岳父母长期在城里悠闲惯了,回老家后衣食无忧,还是以耍为主,悠闲度日。这样一来,人倒是轻松,生活也就按部就班,但毫无激情,幸福指数大大降低。再则,二老身体虽处于“亚健康”状态,但还做得,错过了这一“良机”就不划算了。还有,找到“新工作”,至少能够充实生活,有盼头,有想头。
我们洞悉二老的心思后,就建议他俩把“种菜”作为“新工作”,以体验劳动之乐,愉悦心情,美好生活。
岳父母以为在理,很快就付诸于行动。瞧,自家地里荒了,他俩就扛起锄头,铲的铲,扯的扯,除草完毕,地就亮堂了。再挖、欠土,培育出苗床地,施肥后,和转泥土,就可播种育苗了。最后,得盖上薄膜,压紧实,防备大风吹翻薄膜而受损。
那时,他俩会长长地叹口气,心里踏实起来,使劲地憧憬一番后,甭提多惬意了。
后来,他俩嫌育苗麻烦,就直接到乡场上去买菜苗来栽在地里,省事、省时、省心,好事一桩。为此,他俩乐意采取这样的方式种菜,有了属于自己的“菜园”。
管护菜园是一件要事,得慢工出细活,马虎不得。他俩谙得此理,浇水、适时施肥、除草、防虫,忙得不亦乐乎,而且做得细致、认真,像呵护自家孩子一样,像在打造一件件“工艺品”一样。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岳父母的辛勤劳动结出了硕果——菜园里的黄瓜、丝瓜、茄子、辣椒、大蒜、葱子、白菜、红薯、玉米等蔬菜收获了一茬又一茬,极大地满足了自家吃菜的需要。对于多余的蔬菜,二老还叫我们回去拿或给我们带进城里来,让我们分享他俩的劳动成果和快乐。
我们听到他俩朴实的话语,爽朗的笑声,看到、品尝那些饱含爱心的蔬菜后,感激的情愫溢于言表,衷心地祝福二老把种菜这一“新工作”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从而欢度精彩而充实的“夕阳红”。
岳父母乐呵呵地笑了,连说“晓得,晓得”。
事实上,岳父母说到做到,不能不令我们佩服而感动。然而,他俩并不满足于只做种菜这份“新工作”,还渴盼着另外的“新工作”来做。
事与愿违。找啊找,岳父母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新工作”,犯愁了。
幸好,春天来了,野菜长出来了,渐呈繁茂之势。尤其是蕨苔嫩绿,煞是可爱而诱人。加之,有贩子成批量地收购蕨苔,0.8~1元/斤,可以增收,可以体验到上春山的快乐,可以更好地锻炼身体,不正是理想的“新工作”吗!
岳父母形成共识后,立即投入到采蕨苔来卖的“新工作”中,不管是坡坎,还是平地,还是河沟边,还是山林里,还是田边地角,只要有蕨苔可采,他俩就会光顾,那干劲,那毅力,那精神,不摆了。
当卖蕨苔拿到一叠叠钞票时,岳父母满脸的笑意,满心的欢喜,坚定了做好“新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邻近茶厂招聘采茶工人的消息不胫而走,岳母闻讯后,激动不已,与岳父商量好:他继续采蕨苔,岳母则有了“新工作”——采春茶。
他俩分工负责,各自干得“起劲”, 乐此不疲,成效明显。每天晚上,还会交流做“新工作”的心得体会,互相分享快乐,怎一个“温馨”了得!
特别是岳母采春茶时开心地笑、每天挣得60元左右收入的图文被茶厂发到抖音、被我们发到微信群里广泛宣传后,她获得了不少点赞,很快就成了“网红”,令人艳羡不已。
就这样,岳父母有了“新工作”成了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除了分享他俩的快乐外,就是虔诚地祈祷,真诚地祝福了。
来源:奇幻喜鹊m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