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 月 13 日,沙特利雅得的紫毯上,特朗普挥舞右拳的画面通过卫星传遍全球。这位以 “交易艺术” 著称的总统,在第二任期首访中东便斩获 6000 亿美元协议,其中 1420 亿美元军售更创下历史纪录。这场被白宫称为 “世纪交易” 的背后,实则是能源转型、科技霸
5 月 13 日,沙特利雅得的紫毯上,特朗普挥舞右拳的画面通过卫星传遍全球。这位以 “交易艺术” 著称的总统,在第二任期首访中东便斩获 6000 亿美元协议,其中 1420 亿美元军售更创下历史纪录。这场被白宫称为 “世纪交易” 的背后,实则是能源转型、科技霸权与地缘政治的多重角力。
一、沙特的战略豪赌:用石油美元换 “安全门票”
沙特王储萨勒曼的算盘打得很精。面对全球能源转型压力,沙特国库盈余从 2014 年的 2600 亿美元暴跌至 2024 年的 380 亿美元,“石油依赖症” 已成为致命弱点。其 “2030 愿景” 计划投资 5000 亿美元建设 NEOM 未来城,急需美国的 AI、芯片等关键技术。而特朗普此行带来的英伟达 GB300 芯片、AMD 数据中心等合作,恰好切中沙特痛点 —— 仅沙特 AI 公司 Humain 就将获得 1.8 万块顶级芯片,用于构建覆盖全国的算力网络。
但真正让沙特 “大出血” 的,是 1420 亿美元的军售协议。协议不仅包括 F-15SA 战机、萨德反导系统等硬件,更要求美国介入沙特军校教育、军事医疗体系,甚至计划培训 5000 名沙特军官。这种 “全链条绑定” 被分析人士称为 “军事殖民”,目的是将沙特纳入美式战略轨道。沙特为何甘愿被 “捆绑”?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李伟建指出,沙特在经历阿拉伯之春后安全感缺失,急需用武器采购换取美国的安全承诺。
二、特朗普的政治生存战:用 6000 亿堵住国内批评声
对特朗普而言,这笔交易是 “救命稻草”。2024 年加征全球关税引发的通胀压力尚未缓解,中期选举民调显示其支持率已跌破 40%。沙特承诺的 6000 亿美元投资中,200 亿美元将直接投向美国 AI 数据中心和能源基建,预计创造 200 万个就业岗位。更妙的是,协议中 48 亿美元的波音客机订单,恰好缓解了波音因 737 MAX 危机导致的产能过剩。
随行的科技巨头代表团更是暗藏玄机:马斯克的 SpaceX 计划在沙特建设卫星地面站,黄仁勋的英伟达则与沙特签订五年芯片供应协议。这些企业背后,是特朗普金主们的利益 —— 仅军工复合体就可从 1420 亿美元军售中分得超 600 亿美元利润。正如李伟建所言,特朗普此访是 “用经济利益捆绑政治同盟”,试图在得罪欧洲后重塑全球影响力。
三、中美博弈的新战场:AI 时代的规则争夺
这场交易的深层逻辑,是中美在中东的科技霸权之争。美国通过放宽芯片出口限制,试图将沙特、阿联酋纳入 “技术围墙”。仅阿联酋就将获得 150 万枚英伟达芯片,其中部分可能流向与华为有合作的 G42 公司。而中国早有布局:华为与沙特 Zain 合作建设 5.5G 智慧城市,森亿智能的 AI 诊所已在沙特落地,通过 “AI 诊疗 + 医生复核” 模式提升医疗效率。
更值得关注的是,沙特在签约次日便与中国签署 57 项农业合作协议,涉及 40 亿美元投资。这种 “左右逢源” 策略,反映出中东国家的真实心态:既要美国的技术和安全保护,又不愿沦为单一依附体。正如沙特青年民调显示,43% 的人认为中国是最可靠伙伴,远超美国的 29%。
四、协议的 “定时炸弹”:谁为 6000 亿买单?
这场交易看似双赢,实则暗藏危机。首先是协议的可持续性 ——6000 亿美元中仅 130 亿美元是新增军售,其余多为长期投资承诺,若特朗普连任失败,协议可能沦为废纸。其次是技术依赖风险:沙特 AI 计划 70% 的芯片依赖美国,一旦地缘政治突变,整个体系可能瘫痪。更严重的是,1420 亿美元军售可能加剧中东军备竞赛,伊朗已加速部署 “征服者 - 313” 导弹作为反制。
对中国而言,这场博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美国试图通过技术绑定削弱中国影响力,但沙特与中国在新能源(如 2 吉瓦光伏电站)、基建(如麦加轻轨)等领域的合作仍在深化。正如李伟建所言,沙特 “2030 愿景” 需要多元合作,中国的性价比优势和技术本土化能力,恰恰是破局关键。
结语:特朗普的 6000 亿大单,本质是一场 “利益交换的狂欢”。美国用武器和技术换取石油美元,沙特用金钱换取战略安全感,而中东在这场博弈中,正从 “资源提供者” 转变为 “规则参与者”。当英伟达的芯片在沙漠中运转,华为的 5G 基站点亮城市,这场交易的真正赢家,或许是那些懂得在大国夹缝中长袖善舞的中东枭雄们。(资料来源:香港中通社、新华社、Global Times 等)
来源:映象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