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拉松多元发展,不仅要有大满贯和标牌|共同体

360影视 2024-12-10 10:26 4

摘要:《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

大型城市马拉松有其积极意义,但更多“小而美”赛事才能让中国马拉松避开同质化。

《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

12月初,上海马拉松首次作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举办。除了上马冲击大满贯认证之外,国内大量马拉松赛事也在争取世界田联标牌或者其他类型的升级,目前中国是拥有最多世界田联标牌马拉松赛的国家。这反映出中国马拉松市场怎样的升级新趋势?12月6日,第176期节目热议中国马拉松的新升级之路。参与的“闲话者”是中国之声记者张闻,《跑者世界》杂志(Runner's World中文版)首任主编晏懿,体育大生意执行主编马莲红。

本文为本期节目精华内容摘录。

上马冲击大满贯认证,中国马拉松升级势头汹涌,体育大生意,21分钟

大满贯构建马拉松商业化高地

张闻:上周末完赛的上海马拉松吸引了很多人关注。一方面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世界田联白金标马拉松赛事,另一方面上马今年还成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的候选赛事。近年来,中国马拉松市场继续快速增长,各地赛事都在争取更高规格、更具权威的认证。在这趋势下,中国马拉松离大满贯还有多远?

晏老师,众所周知马拉松大满贯是全球马拉松的旗舰赛事,之前是“六大满贯”。您可以介绍一些马拉松大满贯的情况吗?

晏懿:大家常说“六大满贯”,包括全球六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马拉松比赛,分别在东京、波士顿、伦敦、柏林、芝加哥和纽约举行。但实际上,创立于2006年的世界马拉松大满贯体系,除了城市马拉松之外,还包括奥运会和田径世锦赛的马拉松项目。六大城市马拉松加上两项最高规格、竞争最激烈的竞技赛事,才组成完整的世界马拉松大满贯。明年悉尼马拉松也会加入到大满贯行列,到时就是七大满贯了。

张闻:为什么要设置大满贯级别?获得大满贯认证需要符合什么要求?

晏懿:世界马拉松大满贯本质上是一个商业机构,它和世界田联以及之前的国际田联合作,把马拉松领域最高端、最受认可的赛事资源聚拢起来,打造出一个从精英运动员延伸到普通跑者的顶尖马拉松系列赛。至于认证方面,其实我们认识到大满贯的商业机构本质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什么赛事能带来更大影响力、更大商业价值,就有机会被引入进去。公开信息其实没有介绍认证的要求,不过从目前的入选赛事来看,城市影响力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柏林、伦敦、东京是首都城市,纽约、芝加哥分别是美国最大和第三大城市。波士顿是现代马拉松的起源城市,所以也配得上入选。推论的话,入选赛事的所在城市至少应该是其国家前五、甚至前三实力的城市。

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包含七场城市马拉松

张闻:莲红有没有留意到这次上马成为大满贯候选赛事后,今年有哪些变化?

马莲红:上马是10月——也就是开赛前两个月——才被官宣为大满贯候选。剩下这两个月估计更多是做细节上的最后调整,大的办赛规划其实应该更早时候就已经敲定了。我个人感觉到的,今年的赛道氛围比往年再有提升。这应该是世界马拉松大满贯比较重视的一个指标,就是这个城市办赛的时候能不能呈现出一种城市盛事的氛围。今年赛道氛围的几个亮点。第一个是音乐站的数量从去年的10个增加到16个。音乐站一般是做表演的,给跑者打打气、活跃气氛的样子。这次的音乐站的内容,既有一些融入现有大满贯城市特点的表演,还有流动的KTV点歌台,跑者要是不赶时间或者想休息一下的话,可以现场点歌。

第二个是赛事私补比较多。私补就是非官方的、观众自发搭建的补给站。不少跑者说,今年的上马是私补最多的比赛,很多没中签的朋友在补给站为跑者服务,或者为选手加油。这个互动气氛是比较能反映这座城市的跑步氛围的。

还有一个是上马也像其他大满贯那样加入了电子地图。里面有个功能是让观众定制关注一些选手的比赛情况,例如跟踪某个“大神”跑到哪里。

张闻:我自己留意到先新增的竞速轮椅马拉松,也是其他大满贯拥有的配置,体现赛事参与者多样性。精英选手成绩的提高是不是也是赛事要发力的方向?

马莲红:会有一个对精英选手数量的基本要求,今年上马也确实邀约了好一些国际好手。不过从成绩提升来说,今年上马的赛道不太利于选手取得成绩突破,主要因为转弯比较多,今年还多了些桥梁路段,后半程比较吃力。今年的最终情况是到40公里的时候第一集团都还没完全散开,最后冲刺的时候才决出先后。但是当时大家已经知道不会出什么纪录成绩了。

“纯马化”折射跑步市场扩容

张闻:除了上马向大满贯进发,其他国内马拉松赛事也在力争升级。本周末的广州马拉松就第一次以纯全马赛事的形式举行。所以今年开始北上广深四大超一线城市的马拉松,都已经没有半程马拉松项目了。是“纯全马”就意味着赛事更高级吗?

马莲红:这是国内跑步市场发展的成果。早年的上马,需要把参赛名额分配到各单位,凑人来跑,现在是超过二十万人参与抽签。国内的马拉松市场已实现了某个阶段的量变到质变,跑步的人多了,重视参赛、追求高水平竞技的跑友也在增加。还有很多品牌训练营、跑步俱乐部教授跑步技能。这样就有越来越多跑者追求全马体验,各大赛事向纯全马方向转型,也是应对这部分需求。

另外,2020到2022年期间,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更多人成为跑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直到2023年才有机会参加比赛,市场也要消化这些新跑者。具体怎样消化呢?他们可能不会直接参加全马,而是从十公里开始尝试,然后半马,或者再试试一些短距离越野跑,这样逐渐提升。所以赛事组织也去适应这种阶段性提升需求,有的城市一年两赛、一年多赛,分别有全马、半马、十公里赛事。像上海现在就是从年初跑到年末的节奏,还设置了女子马拉松。

这样做的好处是赛事多了,单项赛事能提供的名额也多了。例如广马变成纯全马,那么更多的跑者能争取全马名额。而新入门、但还不到全马水平的跑者就分流到其他赛事,这些赛事全马跑者可能不会特别看中,那么新入门跑者也有了更多参赛机会。

上马有竞速轮椅项目和十公里项目,

不算“纯全马”但不设半马

晏懿:中国大陆第一场纯全马赛事是2015年的北京马拉松。当时大家觉得北马挺有勇气,鼓励的声音也比较多,称赞这是北马和其他比赛拉开差距的标志性事件。因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全中国参加全马比赛的人可能也就20万,你要把其中3万人拉来北京跑,一开始是挺难的。但是有了这个开头,其他赛事也开始跟进了,例如厦马。我们也知道,2015年同时是大家认为中国马拉松市场开始崛起的标志性一年。北马2015年的这一次改革,相应更具象征意义了。

我接触马拉松的时间比2015年还要早一些,当时的感觉就是,跑友经常说,我去哪里跑马,又遇到谁谁谁了。当时全国可能也就几千人在不同的赛事跑来跑去,当时办的马拉松赛如果号称3万人参赛,全马选手可能也就两三千。现在国内全马水平的选手究竟多少?我个人没掌握到很确凿的数据。美国这方面的数据则非常清晰,大概每年有48万到55万人左右。

我个人猜想,中国全马人口也接近这个数字了,所以我希望可以有一些部门去做这方面统计。这对我们进一步优化赛事供给有好处。头部赛事慢慢地往纯全马赛事去做,然后再挖掘细分市场,全马、半马、十公里、迷你跑等组成一个体系。像有的城市上半年半马、下半年全马,不同月份再做些主题赛事,是很好的趋势。因为越细分,越证明这个市场的活力。

大型城市赛并非唯一办赛方向

张闻:纯全马赛事的增加,反映出跑者画像的两个侧面。第一是有能力跑全马的跑者增加,第二是愿意跑全马的跑者增加。另外对于马拉松的意愿,除了跑者越来越浓,政府也越来越看中马拉松经济。一系列作用之下我们看到国内马拉松赛事不断增加。不过今年还是出现了一些市民投诉办赛干扰出行的声音。据我了解,马拉松赛事要争取更高等级,赛道气氛、包括市民观赛的热情都是比较重要的指标。现在是不是在平衡马拉松办赛效益和日常居民生活秩序方面存在一些挑战?是不是假如一年好几次办赛,居民的意见可能会变大?

马莲红:其实目前国内马拉松办赛,基本没有完全封闭城市道路的例子。有的赛事在郊区举行,对城市生活影响较低。在城市办赛是临时封闭、跑者通过后解封的机制,对赛道附近的市民是会有一些影响。所以主持人提到赛道气氛对赛事级别来说很重要,其实就是认证级别的机构认为,居民的支持才反映出这座城市的马拉松底蕴。可见要追求赛事发展,让市民理解、支持马拉松办赛是非常重要的。

在整个宣传过程中,我首先觉得有一个有利条件。就是现在跑步的人多了,相当于不跑步的人身边有跑者亲友的机率也扩大了。这样不跑步的人就有更多机会了解马拉松运动,继而理解局部封路的必要性。

当然,这种理解不会一蹴而就。不同地区的宣传效率不同,还有更多的城市办赛经验不丰富,市民自然也不会从一开始就认同。相应的解决办法就是提升宣传水平,例如怎样多做马拉松运动科普、怎样做好封路信息的提前指引。上马在这方面就做得不错,提前一周在封路路段设置提示牌。

还有一个处理方式是尽可能降低封路影响。上周《共同体》聊到的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我留意到赛后中国香港政府的代表就在比赛结束后总结赛事情况,提到办赛封路比预想减少半小时。我觉得这条信息很有意义。一方面表现出政府与媒体、市民就办赛情况对话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政府的灵活性,在以民为本、减少影响的理念下尽快解封。如果全国各地的马拉松办赛城市都有这种态度和思路,群众对办赛的理解相信也会日益加强。

众多赛事争取高规格认证,

除上马外开普敦马拉松也是大满贯候选

晏懿:我的建议是马拉松办赛思路还可以再多元化一点。现在我们讨论马拉松,经常下意识的反应是特指“大型城市马拉松”,动辄三四万甚至更多人参赛。以大规模思路办赛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大家办赛都对标牌、级别有追求。但是马拉松经济是不是只有通过这些外部认证才能体现呢?我觉得是值得探讨的。

因为纵观全球马拉松市场,并不是只有大型城市马拉松这种办赛形态,还有其他形态。而且我记得有过单纯面向跑者端的调研发现,3000-5000人的马拉松其实是跑者体验最佳的赛事规模。具体原因也很好理解。几万人的赛事里面,跑者可能很长时间都扎在人堆里,拥挤感比较重。有的跑者可能觉得跑步是自我放松、自我沉浸的,人一多反而没那么强的自由感了。还有就是人多的情况下,有时候速度被压,也不能维持在一个舒适配速下来跑,如果想追求PB(个人最佳成绩)之类的可能更加不利。所以人少一点,比赛体验可能更好。

一旦跑者拥有好的体验,赛事品质方面的美誉就能传播出来,最终办赛方乃至地方政府照样能获得不错的反馈。商业价值也能有相应的兑现。所以我觉得未来中国马拉松的办赛规模思路还是可以在开阔一些。现在甚至有不少跑者或者业内人士诟病国内马拉松的同质化,我相信这都是驱使我们更新办赛思路的契机。包括市民不理解这个问题,假如赛事规模有所缩减,封路影响自然降低,来自群众端的办赛争议也能平息不少。

“一城一马”未来可期

张闻:刚才晏老师提到马拉松同质化严重,我也经常听到这方面声音。之前2019年的时候,就已经有关于国内马拉松市场是否饱和的讨论。不过到2024年,我们看到了好几个同一天全国有三四十场马拉松举行的“超级跑马日”。距离国内马拉松赛历真正挤满还有多长时间?

马莲红:从办赛时间点角度来说,导致“挤满”的主要因素是马拉松比赛存在最佳周期。目前国内马拉松赛事并非平均分散到一年十二个月内,而是集中在春秋两季、比较凉快的时候办赛。而随着国内马拉松逐渐发展到鼎盛期,大家都在相近的窗口期办赛,周末几十场比赛的“超级跑马日”就出现了。

但是从满足跑者需求的角度来说,可能不一定很快出现“挤满”。单日三四十场比赛的日子,未来还是有可能增加。马拉松办赛的基本面在于,经济好的城市有投资马拉松的条件或魄力,经济不好的城市财政预算不足、本地马拉松文化没那么好,现在就可能还没跟进到办赛大潮中。但只要跑者群体还在扩大,市场就还会想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赛事的供应、执行方的供应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极限一点来说的话,我觉得国内赛事数量的上限可按“一城一马”理解。

“一城一马”指的是国内地级市、自治州、盟等,都有本地的城市级马拉松。至于规模大小,我觉得正如晏老师所说可以多斟酌一下。另外“一城一马”只是帮助我们去理解马拉松赛事在国内的布局面。因为全国有300多个地级行政区,二国内的马拉松赛事早就超过这个数字了。就像我老家是个县城,也有自己的马拉松。所以我说的“一城一马”,主要是从赛事地域覆盖的层面来理解。哪些地域还没有城市级马拉松,就是一个发展空间所在。

上海半马与上马分别领衔上海上下半年的跑步赛事

部分城市已实现城市级的“一城多马”

张闻:当大众健康诉求仍在增大,国内马拉松完赛人口有望继续有指数级的提升,创造马拉松市场的新成长空间。成长既包括我们的赛事形式,例如有更多样的长短距离细分,或者景区赛事、园区赛事等比赛场景更加丰富;也包括办赛能力的成长,正如通过今天嘉宾们的分享,我们了解到马拉松办赛将考验主办方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多部门协调配合能力乃至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上马成为大满贯候选赛事,应该就是当地城市治理能力的正面反映。随着更多城市的治理能力不断进步,我相信中国还会诞生更多品牌式的马拉松赛事,无论是小而美的类型,还是冲击大满贯或标牌等国际水准、国际认可的类型。感谢两位参与今天的讨论,我们下期再会。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上海马拉松、上海半程马拉松、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官网

来源:体育大生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