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联手引爆月球核电站,这6家A股公司成“太空能源霸主”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7 04:06 2

摘要:新闻核心:中俄联手点亮“月球灯塔”2025年5月8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月球核电站合作备忘录》,宣布将在2036年前建成全球首个地外核电站,为国际月球科研站提供电力支持。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强调,俄罗斯在“太空核电技术”领域领先美国,此次合作将突破地外能

新闻核心:中俄联手点亮“月球灯塔”
2025年5月8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月球核电站合作备忘录》,宣布将在2036年前建成全球首个地外核电站,为国际月球科研站提供电力支持。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强调,俄罗斯在“太空核电技术”领域领先美国,此次合作将突破地外能源供应的技术瓶颈。

这一合作不仅是人类探索深空的里程碑,更意味着核聚变与核电产业迎来历史性拐点。从技术路径看,月球核电站需攻克两大难题:小型化核反应堆的地外部署能力氦-3燃料的开发利用。而中俄合作的背后,一场围绕“太空能源霸权”的产业竞赛已悄然拉开帷幕。

A股掘金:六条核心赛道龙头浮出水面

1. 核聚变装置核心部件——国光电气
作为全球唯一量产ITER偏滤器热氦检漏设备的企业,国光电气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其研发的耐辐射泵阀、真空设备已应用于中国环流三号装置,2024年核工业设备营收占比达31.3%。中俄月球项目若采用类似ITER的技术路径,公司订单弹性或将爆发。

2. 超导材料突围者——永鼎股份
子公司东部超导实现千米级高温超导带材量产,临界电流密度达国际先进水平。超导磁体是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的核心装置,永鼎股份已为国内聚变项目供应超导材料。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涨960%,技术突破与订单放量形成双击。

3. 核反应堆“钢铁巨兽”制造商——合锻智能
在核聚变真空室模块化建造领域技术领先,参与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关键设备研发。公司军工锻件业务毛利率达45%,2024年新增核电设备订单2.1亿元,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4. 储能电容隐形冠军——王子新材
旗下宁波新容的薄膜电容技术突破国际封锁,成为合肥可控核聚变项目储能电源独家供应商。其高压电容耐压等级超1000V,直接受益于月球核电站电力系统建设,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6%。

5. 四代核电设备龙头——海陆重工
深耕高温气冷堆、钍基熔盐堆等四代核电技术,承接国家电投石岛湾核电5亿元订单。公司核级压力容器市占率超30%,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62%,在手订单58亿元保障业绩确定性。

6. 核聚变材料“国家队”——安泰科技
全球唯一量产聚变堆钨铜偏滤器的企业,产品耐温达2000℃。其研发的氚增殖材料突破氦-3燃料提取技术瓶颈,深度参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聚变项目,技术储备对标国际巨头。

产业逻辑:从“地面”到“深空”的三重爆发力

短期催化:2025年零部件订单潮
根据中国核能协会数据,核聚变装置核心部件交货周期约2-3年。若中俄月球项目按计划推进,2025年下半年将进入设备招标高峰。以国光电气的偏滤器(单价1.2亿元/套)为例,单套设备毛利率超40%,订单弹性空间巨大。

中期爆发:氦-3燃料争夺战
月球土壤中含百万吨级氦-3,1吨即可满足全球1年能源需求。安泰科技的氚增殖材料、海陆重工的燃料提取设备,将成为开发月球资源的核心工具。机构预测,2040年全球氦-3市场规模或达万亿级。

长期革命:能源格局重构
核聚变商用化后,电力成本有望降至目前1/10。永鼎股份的超导材料、合锻智能的反应堆设备,可能复制宁德时代在锂电池领域的崛起路径,重塑全球能源产业链。

这场“太空能源革命”已从科幻走进现实。当人类在月球点亮第一盏核能之灯时,A股的“太空能源霸主”们或将成为新时代的“掘金铲”。(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行业研报)

来源:永不落的红黑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