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播郑丽:非科班出身,低调嫁圈外丈夫,37岁生一女幸福美满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8 13:28 2

摘要:谁也不强求谁,但是在年老的时候有一个孩子陪伴着也不会感到孤单,

一个阶段做一个阶段的事,这是规律,

然而总有些人错过最好的时机,也幸亏命运眷顾,

才有后来的幸福生活。

央视主播郑丽,并非科班出身,她曾经是想老师的,

偶然的机会做起了主播,还一度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

事业的发展如火如荼,而时常忽略家庭,

和普通老公结婚7年坚持丁克。

后来在命运的催动下,在37岁高龄时生下属于自己的孩子。

也让家里的婆婆很感动。

01

在郑丽36岁那年,她生病了,

躺在医院病床上,窗外北京的夜色冷得刺骨。

她是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播,镜头前光鲜得像个符号,

可此刻,针管里的液体和空荡荡的病房让她第一次觉得害怕。

七年来,她信奉丁克,觉得事业就是全部,

可这场病让她开始想:如果老了,身边没人,辉煌又有什么用?

就在这时,她有了新的想法。

她这些年的生活,每天早上六点起床,

赶到央视化妆,背稿子,彩排,播新闻。

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家,丈夫早就睡了,饭菜在桌上凉透。

她习惯了这样的节奏,觉得这就是成功。

观众认识她的脸,领导夸她稳重,

连父母都为她在央视的成就骄傲。

可现在,身体的虚弱让她第一次问自己:

忙了这么多年,到底是为了什么?

02

郑丽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下面的一个小城。

1974年的冬天,她呱呱坠地,

父母都是工厂的职工,日子过得简单却踏实。

小时候的她安静得像个影子,话少,笑也少,

喜欢一个人躲在房间看书。

同学忙着疯玩,她却觉得书里的世界更安全。

她的普通话是天生的财富,清亮得像溪水,没一点东北腔。

老师常说她嗓子好,适合当播音员,

可她一听要上台就慌,手心冒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后来她成功考入齐齐哈尔大学,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她的梦想不大:当个语文老师,

留在小城,陪着父母,平平淡淡过一辈子。

大学里,她还是那个低调的女孩,

成绩中等,气质却慢慢显露出来。

她的眉眼端正,笑起来温婉,老师常开玩笑,

说她长得像画报上的模特,站在台上肯定出彩。

她听了只觉得尴尬,觉得自己和“出彩”完全不沾边。

但是,命运像是安排好似的,毕业前,她想找份安稳的工作,

想和哈尔滨的一所高中签约,好好的当个老师。

父母于报纸上看到黑龙江电视台招聘主持人的消息,

认为这份工作既体面又适合她,

于是半哄半劝地让她去尝试一下。

她终是拗不过,只得硬着头皮报名。

没想到,面试那天,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

站在一群打扮精致的女孩中间,反倒显得沉稳大气。

评委问她问题,她答得虽不惊艳,却条理清晰。

几天后,录取通知来了,

22岁的郑丽稀里糊涂地成了电视台的主持人。

03

刚进黑龙江电视台,她像个愣头青。

没学过播音主持,面对镜头,她连手往哪儿放都不知道。

同事们忙着化妆、练稿,她却抱着笔记本,

偷偷记下老主持人的语速和表情。

每天晚上,她对着镜子练口播,练到嗓子沙哑。

领导看她肯吃苦,半年后把一档晚间节目《新闻夜航》交给她。

那是她第一次独当一面,站在聚光灯下,

心跳得像擂鼓,可她咬牙撑住了。

在《新闻夜航》的五年,她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她不喜欢冷冰冰地念稿子,而是试着把新闻讲得像朋友聊天。

每条新闻后,她会加几句自己的总结,简短却贴心。

而且她的播稿方式看着很亲切,这也让节目收视率逐步攀升。

她开始在小城有了点名气,街上偶有路人认出她,

笑着说:“你是那个新闻主播吧?”

她听了会脸红,低头快步走开,觉得自己还是那个不起眼的女孩。

04

2002年,她又迎来了一次机会。

央视《午夜新闻》面向全国招主持人,

黑龙江电视台的领导直接点了她的名,

说她有潜力,去北京闯一闯。

她犹豫了很久,舍不得小城的熟悉,也怕央视的压力。

可父母说:“孩子,机会不常有,试试看!

28岁的她,打点好行囊,孤身一人毅然奔赴北京。

央视的日子像坐过山车。

《午夜新闻》凌晨播出,她的生活被彻底打乱。

他人下班归家的时候,她才开始化妆;新闻播毕,天都亮了。

北京的深夜街头空荡荡的,只有路灯拉出长长的影子。

她租的小公寓又冷又潮,回到家只想倒头就睡。

刚开始,她连站位都拿不准,

导演一遍遍喊“重来”,她急得满头汗。

同事们各忙各的,没人顾得上安慰她。

她不敢向父母诉苦,唯恐他们忧心,唯有独自咬牙忍受。

渐渐地,她也适应了央视的节奏。

她的主持风格开始显露:不急不躁,语速平稳,

播完新闻会轻轻整理稿件,像在跟观众道别。

这个小动作让她显得真实,观众慢慢记住了这个新主播。

数年之后,她开始主持《朝闻天下》与《新闻30分》,

其事业仿若开了挂一般蓬勃发展。

可代价也来了。每天忙得像陀螺,吃饭在食堂,

睡觉在出租车后座。

三十而立,在父母频频催促下,她迈进了婚姻的殿堂。

丈夫是个圈外人,性格温和,愿意迁就她的忙碌。

可婚后,家里还是冷清,她一心扑在工作上,

丈夫的体贴像空气,存在却看不见。

05

在央视,丁克的观念像一股暗流。

很多同事选择不婚或不要孩子,

觉得事业和家庭没法兼得。郑丽也被这种氛围裹挟。

她和丈夫商量好,暂时不要孩子,趁年轻多拼几年,

攒够钱,退休后也能过得自在。

父母和公婆急得不行,隔三差五打电话劝,

可她态度坚定,觉得孩子会打乱她的计划。

丈夫总是护着她,帮她挡住家里的压力。

七年过去,丁克成了他们的默契。

直至2010年,36岁的她因病入院,

于是,往昔的一切开始摇摇欲坠。

病房里,她听着点滴落下的声音,脑子里乱成一团。

她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每天在镜头前笑得得体,

回家却连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她想起父母渐渐花白的头发,想起丈夫深夜等她的背影。

病痛让她第一次感到脆弱,也让她开始害怕未来的孤独。

如果父母走了,丈夫不在,

偌大的房子里只剩她一个人,那会是什么滋味?

出院后,她和丈夫长谈了一夜。

他们做出了要一个孩子的决定。

终于2011年,37岁的她怀孕了。

生产的过程比想象中艰难,可当她看到女儿的小脸,

所有的疲惫都不重要了。

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事业的光环再亮,

也比不上怀里这个小生命的温度。

她开始学着平衡生活,下班后尽量回家陪女儿,

哪怕只是讲个睡前故事。

她偶尔会想,如果早点要孩子,日子会不会更热闹?

但她很快释然,女儿的笑声已经填满了她的心。

06

2020年,46岁的郑丽登上《新闻联播》舞台,

这成为她事业最为辉煌的时刻。

这是央视的王牌节目,每句话都要掷地有声。

她语调沉稳,目光亲切。

赢得了观众的信任。

镜头前的她,依然是那个光鲜的主播,

可镜头外的她,多了一份柔软。

女儿渐渐长大,喜欢拉着她一起画画、看动画。

她和丈夫的感情也更深了,虽然他还是那么低调,

偶尔帮她整理文件,默默陪在她身边。

如今,郑丽依然在央视忙碌。

2023年,她主持了春晚的特别节目,

亲切的主持风格让观众眼前一亮。

闲暇之时,她常带女儿漫步于公园。

瞧着女儿蹦蹦跳跳的模样,她深感生活的珍贵远胜任何奖杯。

她还开始关注公益,参与乡村教育项目,

希望更多孩子能感受到温暖。

她说,女儿让她明白了陪伴的意义,她也想把这份意义传递出去。

现在郑丽是家庭事业双丰收,不得不说,她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最近看她的视频,还给《新闻夜航》送上祝福,

看上去很高兴,还是那么漂亮,

这档节目是她事业的起点,想必她也很骄傲。

07

说起来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要走的路,

谁也不强求谁,但是在年老的时候有一个孩子陪伴着也不会感到孤单,

这或许就是郑丽的选择吧。

她用努力敲开了一扇扇门,也用勇气选择了另一种生活。

她的人生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在忙碌中迷失的人。

在她的事情中,可以看到事业和家庭,

从来不是单选题,而是一种平衡的艺术。

信息来源:

1、非科班出身,他们却成了播音主持行业的佼佼者……. 微信公众平台.

2、又又又上新,女主播郑丽亮相《新闻联播》. 新京报网.

来源:酒馆茶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