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一定要自欺欺人,印度女主持人称全世界媒体都在造谣?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8 13:48 2

摘要:她罗列了美国CNN和彭博社、英国BBC、法国世界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日本日经新闻的报道,觉得全都是打胡乱说;还有《这场冲突暴露了印度空军的弱点》,《中国军工是这场冲突的最大赢家》《印度想展示实力,结果暴露的都是脆弱》,她觉得都是无中生有。

最近印度还沉浸在「大破巴基斯坦」的十日全国庆典里面,这点,既有微观层面印度人的自我安慰,也是宏观层面印度松散社会对向心力追求的必然结果。

我们能扛得住各种挫折,但印度必须一直赢,不然就散了。

有「印度甲亢姐」之称的印度知名女主播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说,印度肯定赢了,但没想通为什么全球的媒体都在造谣印度。

她罗列了美国CNN和彭博社、英国BBC、法国世界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日本日经新闻的报道,觉得全都是打胡乱说;还有《这场冲突暴露了印度空军的弱点》,《中国军工是这场冲突的最大赢家》《印度想展示实力,结果暴露的都是脆弱》,她觉得都是无中生有。

印度这场持续十天的“胜利狂欢”,本质上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魔术,莫迪政府用国旗、战机残骸和爱国口号搭起舞台,把军事失利包装成史诗级凯旋,表面看是提振民族自信,实则暴露了印度社会深层的结构性危机——这个国家必须不断制造“胜利神话”来缝合现实裂缝,否则多宗教、多种姓、多语言的社会架构随时可能崩解。

看看印度甲亢姐的暴怒就懂了,她不是真傻到看不出国际媒体报道的客观性,而是整个印度舆论场已经形成闭环逻辑:任何不利于“印度必胜”的叙事都会被归为“境外势力抹黑”。

这种心态像极了村口大妈听说儿子考了倒数第一,反而骂老师出题超纲——当现实与集体认知严重脱节时,否认事实成了维系群体尊严的最后防线。

印度媒体反复强调击落巴方“枭龙”战机,却拿不出残骸坐标;炫耀S-400防空系统,却对自家导弹误炸本土闭口不谈,这种信息筛选机制本质是全民参与的自我催眠。

这种“必须赢”的执念,根源在于印度社会缺乏真正的凝聚力,莫迪团队太清楚,一旦承认空军被巴基斯坦击落六架战机,旁遮普的农民会立刻联想到政府花天价买阵风战机却不给农业补贴,泰米尔纳德邦的民众会质问为何军费开支挤占基础教育预算。

所以必须把边境冲突包装成“新十胜节”,用宗教史诗般的叙事覆盖现实创伤,德里街头的国旗巡游越热闹,越反衬出这个国家经不起失败——就像用十层粉底遮盖痤疮,粉抹得越厚,越证明皮肤底下已经发炎溃烂。

国际媒体集体“唱衰”印度,倒不是故意针对,而是现代战争根本藏不住真相,巴基斯坦放出的导弹命中视频能精确到经纬度坐标,印度却连飞行员遗体都不敢展示;中国军工股票因枭龙战机实战表现暴涨,法国达索公司却因阵风被击落股价跳水,资本市场比任何宣传都诚实。

当莫迪在空军基地演讲时,背景里S-400残骸的螺丝钉都在嘲讽这种虚假叙事——真正的强国不需要天天敲锣打鼓证明自己厉害,就像学霸从不把满分试卷贴满卧室。

最讽刺的是,这场狂欢反而暴露了印度最怕被世界看穿的软肋,花费88亿美元买的S-400,实战中不如巴铁手里三分之一价格的红旗-9B;号称国产光辉战机,空战还得靠苏联时代的米格-29撑场面。

印度越强调“胜利”,越让人看清其军事现代化是裱糊匠工程。这就像买奢侈品A货充门面,结果聚会时被人指出线头都没剪干净,恼羞成怒反而坐实了心虚。

更危险的信号在于,这种“赢麻了”的集体幻觉正在反噬印度发展根基,当莫迪把军费砍向农民补贴的钱包,当青年高喊爱国口号却找不到工作,当社交媒体用PS战果图替代真实伤亡数据,这个国家正在透支未来换当下的麻醉快感。

历史早已证明,靠民族主义续命的政权,最终都会跌进自己挖的认知陷阱——就像当年慈禧向十一国宣战时,也坚信义和团刀枪不入。

印度的真正危机不是输了一场空战,而是整个社会失去了直面真相的勇气 ,当“必须赢”变成政治正确,这个国家就永远学不会在失败中成长。

莫迪此刻越是把庆典办得轰轰烈烈,越像给重症病人注射兴奋剂——表面红光满面,内里器官早已衰竭。毕竟,真正的强国从不需要证明自己多能打,就像健康的人不会每天对着镜子喊“我没病”。

来源:羊肉胡萝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