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玉米种植产业已发展成为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柱,但是因错误的用肥和管理理念的制约,产量仍有挖掘空间。
玉米,别名玉蜀黍,是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还能用来当饲料,进行深加工,经济价值高。
我国的玉米种植历史超过47年,分布区域广泛,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至新疆,都能够见到玉米种植。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玉米种植技术获得较大的进步,产量和质量有显著提高,创造的经济效益极高。
近几年,玉米种植产业已发展成为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柱,但是因错误的用肥和管理理念的制约,产量仍有挖掘空间。
想要玉米获得高产量,就要能科学的选肥用肥,其中磷酸二氢钾作为优质叶面肥,已成为种植管理玉米过程中的首选。
玉米成长过程,按照植株形态、生育特征和生理特点区别,能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
苗期。是营养生长阶段,指播完玉米籽粒至拔节期,该阶段植株主要是以生根扎根和茎叶分化为主。
温湿度适宜,根部获得水分和养分,快速发育,但总体吸收和制造的营养物质有限,植株逐渐由自养成为异养。
穗期。是营养和生殖生长同步开展,指玉米由拔节至抽雄期,该阶段内植株叶片和茎节旺盛成长,雌蕊和雄蕊分化形成。
要注意的是,拔节是植株成长重要转折点,要加强田间管理,以实现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粗壮的管理目标,为丰产奠定基础。
花粒期。是营养生长放缓暂停,全面开启生殖生长的时期,该阶段内籽粒形成、发育,是产量质量形成的关键期。
玉米抽雄散粉,植株成长停止,同样也是玉米成长发育的重要转折点,要保植株茁壮,促进粒多粒大。
如按照玉米生育时期划分,能分为苗期、三叶期、拔节期、小喇叭和大喇叭口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
玉米阶段不同,需要养分就有区别,氮磷钾硫钙镁为大量元素,铁锰铜锌等为微量元素。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正常情况,田间天然的硫钙镁元素供应充裕,要补充的是氮磷钾需求量大的元素,弥补天然供应短缺的问题。
苗期。植株体型小,长势缓慢,根部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差,只靠种子自身的养分和前期的基肥,就能满足养分需要。
如前期的基肥用量小,田间肥情差,就要适量追施肥料,促进叶部成长,谨防过量用肥,烧苗毁株。
穗期。该阶段内营养生长迅速,雌雄穗分化渐盛,营养物质需求量缓慢增至最大,养分供应的充分与否关系穗的大小和粒的多寡。
施肥策略应是肥水齐攻,确保墒情良好,养分供应充裕,全面保障光合作用效率和穗分化对养分的需求。
花粒期。抽雄期后,养分大量应给籽粒,过程中40%的氮磷养分要从土壤吸收,80%的籽粒重量要靠光合作用产物。
如成长后期,田间的养分供应缺乏,植株就要脱靶早衰,高产就无法保证,适量追肥能延长营养器官生长期,促进光合作用效率。
磷酸二氢钾,是普适性的叶面肥,既补充磷元素,还补充钾元素,能解决磷钾短缺问题。
肥料优点。磷酸二氢钾喷施完,吸收利用速度快,1小时内就能被部分吸收,2天内吸收利用率达到高峰,4天内彻底吸收利用完。
被药剂喷施的植株,叶部角质层变厚,茎节间韧性增强,抗倒伏能力显著改善,还能预防病虫害,抗旱、抗干热风,进而增产。
喷施时期。叶面肥最佳的喷施时期分两个,一是营养供应临界期,即自身携带的养分消耗完,开始从土壤吸收养分的时期;
另一个则是养分吸收用量最大的时期,以玉米为例就是穗期,喷施第一遍磷酸二氢钾应选择在大喇叭口至抽穗期,养分明显短缺就要提至拔节期。
注意要点。虽然磷酸二氢钾的效用高,但要控制用量和浓度,用量过大,浓度过高,就要造成肥害,引起叶片枯萎失绿。
能能正确混用,忌同碱性的农药化肥混合使用,避免出现酸碱中和反应,肥效降低,常见的如波尔多液、草木灰等。
同时,不能和碳酸根的药剂,二者混合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还不能和硫酸铜、硫酸锰等中微量无机盐混用。
最后要说,玉米想高产,除喷施磷酸二氢钾外,还要及时补充其它元素的养分、重视病虫害防治和日常田间管理。
来源:湖北台农村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