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误农时耕耘忙 田畴沃野“种”希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8 16:15 4

摘要:不误农时抓好农业生产,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平定县作为我市的农业大县,今年计划播种各类粮食作物超32万亩,争取粮食产量保持在1亿公斤以上。对此,全县早谋划、早安排,做好农资储备、开展农机检修、监测土地墒

执法人员检查农资。

村民察看西红柿长势。

气温日渐升高,万物进入旺盛的生长期。走进平定县的乡村,放眼望去,广袤田野上,纵横阡陌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

不误农时抓好农业生产,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平定县作为我市的农业大县,今年计划播种各类粮食作物超32万亩,争取粮食产量保持在1亿公斤以上。对此,全县早谋划、早安排,做好农资储备、开展农机检修、监测土地墒情、组织技术培训……一幅农业生产图在充满希望的大地上徐徐绘就。

农资农机先行,下好春耕“先手棋”

5月10日,平定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仓库一角,复合肥、尿素、磷肥等整齐堆放。仓库门口,工人正有序卸载、搬运新购置的肥料。“玉米大部分已经播种完了,接下来主要是谷子、红薯、油葵等。这些农业生产资料,我们还得准备上。”平定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负责人岳建林说。

保障农资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岳建林介绍,还没入春,公司就安排专人提前走访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了解大家对农资的需求。随后,公司积极组织货源,从湖北、四川、陕西等地购进各类肥料,保证农民所需。为了方便农民,平定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还采取电话订购、送货上门等方式,打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农资。

眼下,依然处于农资销售的旺季,产品优劣成为农民关注的重点。平定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开展了打击假劣农资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执法人员分赴多个乡镇的农资销售点,仔细检查农药、种子、化肥的产地、生产日期等,详细询问进货渠道、销售情况、库存情况等,努力让农民用上“放心肥”“安全种”。

除了农资,农机也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角”。早在3月开始,平定县农机中心就主动作为,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活动,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同时,中心还组织技术人员到一线,为农民讲解农机维修保养常识,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希望通过科技化、机械化作业助力农业生产更便捷、更高效。

种子、肥料储备充足,“大铁牛”“田保姆”蓄势待发……新的耕耘已经开始,新的丰收正在孕育。

科技力量支撑,跑出生产“加速度”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5月10日,平定县健隆种植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里,黄瓜、西红柿、西葫芦等蔬菜的秧苗,已经所剩不多。“我们这儿有茄子、西红柿、辣椒等30多个适合本地种植的蔬菜品种。除了平定人爱来咱这儿买,昔阳县、临县、寿阳县等地的菜农也爱来咱这儿买。”合作社负责人李志龙说,“4月底就卖开了,现在销售得差不多了。”

“我们种子卖得好,主要是因为育苗的土壤好。这不是普通的土壤,而是精选的基质土。”李志龙解释,“使用普通土壤育苗,需要筛分后再撒籽。这样一来,秧苗下地后需要经历换苗期,成活率较低。对此,我们进行了多次尝试,这才确定了如今使用的基质土。这种基质土疏松、透气、无菌,用它培育的秧苗成活率高,人们自然愿意购买。”

有了好苗,土壤状态适不适合播种?“大数据”给出了答案。平定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智慧农业云平台,可以随时监测土地墒情,确保土地在最佳状态时进行农业生产。近期,工作人员每天会分析多个监测点反馈的墒情数据,为高效推进农业生产、精准服务农户提供数据支撑。

4月下旬,平定县柏井镇柏井一村、柏井二村、柏井三村的田野间,人们时常能看到一架黑色的植保无人机。无人机在“嗡嗡”的轰鸣声中缓慢升空。机身下方,特制的施肥装置均匀地播撒出有机肥,在田间“绘出”一个个“音符”。

“与传统人工施肥相比,无人机施肥不仅效率高,还能精准控制播撒数量和位置,让每一寸田都能‘吃’到合适的养分,有效提高玉米单产。尤其是,无人机可以在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作业,能够更好地助力农业生产。”平定县祥耀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星光说。

良种、土壤检测、无人机作业……在今年农业生产一线,科技的力量给田野带来无限希望。

上下齐心耕耘,共绘丰收“新图景”

“准备种多少亩西红柿?”“种苗从哪里订购的?”“有没有什么需要协调解决的困难?”……进入4月,平定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和各乡镇负责农业生产的工作人员,通过进田野、到农户家走访,详细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对农户提出的劳动力不足、缺少销售渠道等问题,工作人员协调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帮扶,打消农民生产的后顾之忧。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株距,最好使用专用肥。不少农机合作社购买了专门的播种机和收割机,可以提前预约,提高播种效率。”在平定县岔口乡岳家庄村的田间,县、乡农技专家详细了解村民种植的规模和困难,叮嘱需要注意的事项。

5月10日,平定县冶西镇东庄村的蔬菜大棚里,夹杂着泥土特有的芬芳。工作人员半蹲着,细心察看西红柿幼苗生长情况。“这些大棚里,主要种着‘丑八怪’‘草莓’‘大红’等不同品种的西红柿。现在付出多少,直接关系今年收成如何,大伙儿可不敢大意。”东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白建和说。

西回村是我市有名的谷子种植村、小米加工村,村里生产的“西回小米”又被唤作“金皇后”。5月,正是村民种谷子的时候。连日来,西回村党总支委员耿存毛时常到地里看看,和村民交流种植情况——“播种时,密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影响谷子生长。”“谷子长出幼苗后,记得察看每一株幼苗,一旦发现缺苗,及时补上。”“谷子幼苗长高后,记得及时浇水、施肥、除草。”……“今年,咱大伙儿继续努力,黄土地里肯定能‘种’出属于自己的幸福。”耿存毛说。

农资、农机储备充足,农业生产有保障;农业科技引擎蓄满动能,良种配良法的“金扁担”为农业增产提供支撑;农技人员、乡镇干部和农户拧成一股绳,辛勤耕耘、挥洒汗水,共同浇灌丰收的希望。(张泉东)

来源 | 阳泉日报

来源:阳泉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