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南京官宣入夏,据悉今年入夏的时间偏早14天。入夏时间提前了,不少网友也表示,总感觉今年的蚊子好像比往年“来得要早”,身上的蚊子包也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真的是这样吗?记者采访了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疟疾室主任、研究员朱国鼎。
5月17日,南京官宣入夏,据悉今年入夏的时间偏早14天。入夏时间提前了,不少网友也表示,总感觉今年的蚊子好像比往年“来得要早”,身上的蚊子包也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真的是这样吗?记者采访了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疟疾室主任、研究员朱国鼎。
今年蚊子来得不算特别早,越冬蚊会影响第二年蚊子数量
朱国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今年的蚊子并没有来得比往年早很多:“气温稳定在20多摄氏度时,正是蚊虫出现的季节,也是蚊子适宜的生存环境,这个时候出现蚊子并不奇怪。和往年相比,如果高温提前,蚊虫会稍早一点出现,但这一现象并不明显。”朱国鼎介绍,蚊虫数量与气候密切相关,气温升高、降水增多,适宜蚊子卵、幼虫生长。另外,越冬蚊在气温升高时会结束蛰伏、开始活动。“一般来说越冬蚊的数量会影响第二年蚊子的基数,但全年数量还与后续气候条件相关,如果气温异常,即使基数高,第二年蚊子的数量也可能受到抑制。通常气候条件相似时,越冬蚊基数高则全年蚊虫数量相对会高一些。”朱国鼎表示,其实蚊子很“聪明”,它们通常会在10—11月天气转凉后找个隐蔽的地方,以成蚊或卵的形式度过这个不利于它们的冬天,次年等到气候适宜的时候再复苏。
很多人关心,今年的蚊子会不会更多,“其实主要还是看今年的气候条件,如果温度合适,降水不少的情况下,蚊子不会少。如果持续高温天气,蚊子反而不会多。”朱国鼎解释道。
江苏主要常见三类蚊子,不同蚊子传染的疾病不同
江苏常见蚊子种类有哪些?朱国鼎介绍,南京及其他江苏大部分地区常见的蚊种包括库蚊、伊蚊和按蚊等,而不同的蚊种会有不同的环境偏好。库蚊主要以家居环境为主;而大家常见的黑白相间的体型较小的蚊子是伊蚊,常见于灌木丛分布的城镇居民楼附近等环境;按蚊则在农村水稻田等水域周边分布,城区相对较少。“其实,不同蚊种传播的疾病不同,防控的重点也不同。比如按蚊主要传播疟疾,伊蚊则需要重点防控登革热。”
那么,哪种蚊子咬人更凶、更痒?“其实蚊子叮人都挺‘凶’的,可能伊蚊更厉害点,赶都赶不走。”朱国鼎表示,但痒感因人而异,与人体免疫反应相关,“婴幼儿被叮咬后的反应可能更强,被蚊子叮咬后的包更大。”
防蚊“神器”效果一般,蚊子更偏爱“大浓妆”
蚊子更加“偏爱”哪些人?朱国鼎表示,对于那些呼出二氧化碳较多、新陈代谢比较旺盛的,或者运动完身上出汗比较多的,这类人对蚊子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孕妇和儿童,基础代谢相对来说更高一点,蚊子也就更加喜欢。”另外,蚊子还喜欢穿深色衣物以及化浓妆的人群,“化妆品里的一些香味成分很受蚊子的喜爱,所以这类人也很容易招蚊子。”而谈到有效的防蚊措施,朱国鼎给出了四点实用建议:一是物理防护,安装纱窗、使用蚊帐;二是化学防蚊,选用低毒的蚊香、电蚊香液、灭蚊喷雾剂等;三是环境治理,定期清理室内外小型积水容器(如绿植托盘),每周换水,清除蚊幼虫;四是外出防护,穿浅色长袖衣物,裸露皮肤适当涂抹含避蚊胺、驱蚊酯等的防蚊产品。
如今,市面上琳琅满目的“驱蚊神器”,诸如避蚊手环等产品让人眼花缭乱,这些产品真有很好的避蚊效果吗?“曾经我们也做过一些实验,结果显示手环等产品的防蚊效果相对有限。比较有效的还是那些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等防止蚊虫叮咬的产品。”朱国鼎建议,如果被蚊子叮咬,可以使用肥皂水涂抹被叮咬部位,减轻痒感。另外,也可使用冰敷等物理降温方式缓解局部反应,“不建议掐挠或者在叮咬的包上按个‘十字’,因为这样是用‘疼’代替‘痒’,起到暂时的麻痹作用,反而有可能加重红肿。”朱国鼎提醒。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