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25年4月(第14周-18周,3月31日-5月4日)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分析结果显示,4月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疫情增幅趋缓。
又阳了?
近一月以来
全国多地均出现新冠流行趋势
不少市民都出现了
感冒、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情况如何?
跟着滨宝来了解一下
↓↓↓
新冠感染再抬头
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25年4月(第14周-18周,3月31日-5月4日)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分析结果显示,4月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疫情增幅趋缓。
从核酸检测阳性率来看,新冠病毒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从第14周的7.5%上升至第18周的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从第14周的3.3%上升至第18周的6.3%。从区域来看,到第18周,无论南北方,新冠病毒在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检出率中均排名第一。从年龄来看,到第18周,新冠病毒在15岁及以上的年龄段的阳性检出率为第一。
02
新冠流行可能和这些原因有关
新冠病毒流行株以NB.1系列分支为主,致病力未见明显变化。该流行株NB.1系列分支同样属于XDV变异株的新分支。
病毒学专家表示,NB.1系列分支可能会成为未来的流行株,不过,致病力相较此前的毒株继续下降,不会导致比JN.1变异株流行时更严重的疾病,住院人数也不会超过JN.1流行时。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称,此次新冠流行可能和两方面原因有关:
自2022年12月以来,我国新冠和流感交叉流行,自2023年3月以来,新冠的流行波强度普遍低于流感,但间隔规律消失。2025年2月,我国经历了一波三年以来最小的流感全国性流行,人群群体免疫力下降,为新冠的再次流行创造了机会。
同时,距离上一波流行(2023年12月到2024年1月)已经过去了一年以上,人群中因为自然感染产生的新冠抗体保护几乎消失。
不过他认为,此次的新冠流行即将见顶,并且不会持续太久。常荣山认为,五月中旬就是波峰区域,到6月5日前后,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新冠阳性率会下降到8%-10%左右。
03
中疾控提醒:做好防御措施
奥密克戎XDV变异株是本轮疫情的“主角”。感染后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咳嗽、浑身酸痛,部分人可能出现嗅觉味觉减退、腹泻等特殊症状。截至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这支变异株会引起更严重的症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当前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托幼机构、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防控不容忽视,建议大家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勤洗手,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眼、鼻、口,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2)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强免疫力。
(3)科学佩戴口罩:就医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
(4)主动接种疫苗:孕妇、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弱人群建议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