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7日傍晚,福建仙游石谷解山区的搜救行动仍在持续。自8岁男孩邹煜樽5月4日随玩伴进山失踪以来,超30支救援队伍已连续作业两周,对海拔1803米的未开发山区展开拉网式排查。然而,随着搜救进程深入,除了自然环境的挑战,救援队伍还需面对谣言与骗局的双重
2025年5月17日傍晚,福建仙游石谷解山区的搜救行动仍在持续。自8岁男孩邹煜樽5月4日随玩伴进山失踪以来,超30支救援队伍已连续作业两周,对海拔1803米的未开发山区展开拉网式排查。然而,随着搜救进程深入,除了自然环境的挑战,救援队伍还需面对谣言与骗局的双重干扰。
在临时指挥部的卫星地图前,红色标记勾勒出尚未覆盖的区域。搜救犬"黑虎"曾对地图标注的"安全屋"区域发出警报,队员连夜排查却仅发现半块发霉饼干及两年前游客遗留的金属拉环。热成像无人机每日扫描山林,操作员小陈坦言:"曾误将野兔热源认作目标,这种希望与失落的交替已成常态。"
传统搜救方式亦在发挥作用。老猎户在岔路口系红布条、放置诱饵,虽引来野狗却为搜救队提供了潜在路径参考。但持续强对流天气导致地质雷达等设备多次停用,队员们不得不冒雨用竹竿打捞溪流,夜间温差达16℃的环境更考验着所有人的体能极限。
搜救行动的停更动态意外引发舆论猜疑。有网友在救援队员短视频下质疑"作秀",迫使部分队伍暂停现场记录。而更严峻的是救援相关骗局的出现:广东志愿者"船长"向警方反映,自称"源豹救援队长"的人员以"筹集经费"为由骗取600元,甚至通过视频通话伪装搜救场景,其背景环境真实性遭多方质疑。
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出现"男童在医院抢救"等未经证实的消息,镇政府不得不每日三次发布辟谣公告。另有伪造的家属音频在社交平台传播,背景中刻意添加的救护车鸣笛声引发公众误解。山脚下的信息集散地——阿英茶摊内,曾有不明身份者散布"村民绑架索要赎金"的谣言,被现场群众制止。
邹煜樽母亲暂居山脚农家乐,据村委会主任介绍,其近期多次试图进山参与搜救,被劝返后常彻夜翻看孩子照片。医疗组为其配备的急救药品消耗较快,心理疏导团队已介入协助。
社会支援持续向山区汇聚:半山腰物资点堆满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爱心企业捐赠的卤蛋因储存条件限制出现变质,中学生志愿者团队负责发放防暑药品并记录物资流向。"我们能做的不多,但希望救援人员知道背后有很多人在支持。"戴眼镜的志愿者小李表示。
截至发稿,搜救时长已超260小时。指挥部调整策略,在继续排查山区的同时,向周边30公里村镇扩散寻人信息。老护林员提及"山中野果与渗水可维持生命",为搜救队伍注入信心,但专业人员亦提醒需做好极端情况预案。
雨夜中的山林如巨兽静卧,无人机群因天气暂停作业,最新传回的画面中,墨绿色山脊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脚下,志愿者仍在整理新运抵的自热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显示为48小时内。收音机里,天气预报与搜救指挥的声音交织,共同编织着这场生命救援的复杂图景。
信息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救援动态及志愿者反馈整理,部分细节经模糊处理以保护当事人隐私。请以官方通报为准,不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避免对救援行动及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来源:认真的风铃UT8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