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联合潍坊学院北海国际学院,组织来自乌兹别克斯坦、摩洛哥、马里等8个国家的30余名国际留学生共同举办了“美美与共·多元对话”文化交流活动。围绕和平文化,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传递和平理念,促进文明交流
在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联合潍坊学院北海国际学院,组织来自乌兹别克斯坦、摩洛哥、马里等8个国家的30余名国际留学生共同举办了“美美与共·多元对话”文化交流活动。围绕和平文化,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传递和平理念,促进文明交流。
活动伊始,各国留学生齐聚一堂,共同开启“多彩世界”。画卷上,素色的“铸剑为犁”“和平之花”“和平广场”等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共同诉说和平的地标铺陈其上,国际学生们以斑斓的笔触,将原本肃穆、沉重的建筑变为象征希望与明亮的未来,映射出国际学生们对于和平的多元理解与积极心态。
“文明对话”环节,国际学生们以圆桌对话形式,围绕“和平实践”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乌兹别克斯坦的BAKHODIROV BARKAMOL提到:“当看到食堂里汉堡和中国火锅摆在一起时,我突然明白:不同的味道也能共享一张桌子,这不就是和平吗?”;来自马里的AMADOU CISSE说:“我们穿不同民族的服装、说不同民族的语言,但这不妨碍我们是好朋友”;摩洛哥的N GUER MOAD认为:“每次用母语教朋友一句‘你好’,就是在拆除一堵误解的墙”;突尼斯的BEN ABDELKADER ZAINEB说:“小组作业里摩洛哥同学提方案,我补充细节,乌兹别克斯坦同学做总结,合作从来不需要统一口音,一样能做的很好”;来自津巴布韦的NYAMUKONDIWA MYA LYNN认为文化不是冲突的导火索,而是和平的黏合剂。差异从不是隔阂,而是世界的礼物。
国际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日常所感出发分享着不同国家对于和平的理解和实践,从历史故事到当下行动,在思想的碰撞中,大家对和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和平信使”环节中,留学生们静下心来,书写“对于和平的向往”。在信里,他们有的假设自己是当年被关押的侨民,诉说着对那段历史的感悟;有的则对更加多元形式的和平充满期待,并规划着自己守护和平的行动,字里行间满是青年对和平的担当。
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了国际和平主题公园,在“唱响和平”环节,各国青年学生选取本民族象征和平的歌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旋律交织在一起,用歌声传递对和平的向往。最后合唱《you are my sunshine》,歌声在公园上空久久回荡,象征和平既是多元的,又是普遍共识。
此次“美美与共·多元对话”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以和平文化为纽带,架起一座跨越国界的“多元之桥”,不仅深化了中外青年对于和平的理解与共鸣,更向世界传递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明理念。此次活动也在Facebook(脸书)、X(推特)、Instagram(照片墙)、YouTube(优兔)多语种海外社交账号等媒体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向世界发出潍坊和平之声。
下步,我馆将持续秉承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立足和平文化传播,加强整合高校等社会资源,深化中外交流合作,拓展海外传播路径,从不同视角面向世界讲好潍坊和平与交流故事,持续擦亮潍坊“国际和平城市”金名片。
来源:潍县集中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