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川省蓉府藏文典籍博物馆经四川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由四川省文物局主管,是一家集藏文典籍搜集、整理、抢救、保护、研究、利用、教育于一体的非国有省级博物馆。该馆坐落于成都市温江区南江路,使用面积约 4000 平方米。建筑巧妙融合现代与传统元素,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成为
5 月 18 日,正值第49个世界博物馆日,经过近两年的筹备建设,全国首家少数民族典籍类博物馆 —— 四川省蓉府藏文典籍博物馆,正式开馆。
四川省蓉府藏文典籍博物馆经四川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由四川省文物局主管,是一家集藏文典籍搜集、整理、抢救、保护、研究、利用、教育于一体的非国有省级博物馆。该馆坐落于成都市温江区南江路,使用面积约 4000 平方米。建筑巧妙融合现代与传统元素,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馆内珍藏的万余件古籍珍品令人瞩目。经四川省文物局国家文物鉴定站专家库专家组评估鉴定,初步确定其中有一级文物 1 套(16 卷)、二级文物 48 卷、三级文物 147 卷、一般文物 90 卷。这些藏品内容广泛,涵盖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其中,敦煌藏文文献、宫廷木刻版、丽江・理塘版《大般若经》、永乐版《甘珠尔》护经板、金银汁写本等珍贵古籍文物,更是集中彰显了少数民族典籍文化的典雅韵味与独特魅力。
为使观众深入领略藏文典籍的发展脉络,博物馆精心打造了十三个展示单元。馆内配备先进的灯光、展柜以及温湿度控制系统等古籍预防性保护设备,为珍贵典籍营造了适宜的保存环境。同时,多媒体展示设备的运用,增强了展览的趣味性与互动性,让古老的藏文典籍 “活” 起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之前的智慧展开对话。
四川省蓉府藏文典籍博物馆馆长旦正加表示:“博物馆将肩负起社会责任,以传承文明火种为使命,专注于深入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积极推动古籍的转化利用,通过陈列展示、社会教育、培训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努力‘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优质的学术研究环境,增强各民族对优秀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作为全国首家少数民族典籍类博物馆,它不仅填补了四川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更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与纽带。通过展示与传播藏文典籍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欢迎公众来到四川省蓉府藏文典籍博物馆,沉浸式体验藏族历史与文化的魅力。
来源:康巴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