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物馆,按传统认知,就是展示地方出土文物的场馆,是一种历史文化博物馆,主要是陈列各地历年的考古发现成果的"文物陈列馆",地方的文化习惯,等等,是各地对外宣传当地悠久人文历史的场所。
刚看新闻,看到关于博物馆的消息比较多,才想起来,今天5.18,是国际博物馆日。
博物馆,按传统认知,就是展示地方出土文物的场馆,是一种历史文化博物馆,主要是陈列各地历年的考古发现成果的"文物陈列馆",地方的文化习惯,等等,是各地对外宣传当地悠久人文历史的场所。
但如今,博物馆的内涵不再单一,不再局限于“文物展览”,而真正成为了“博物”的博物馆,成为文化的讲述者,知识的传播机。对外展示当地发展进程中的各种文化历史,各种地方人文的重要场馆,是宣传文化,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
所以,就有各种各样,不同方面的知识文化博物馆,而且,展示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有些博物馆不再是单一的,简单的陈列自览,而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声光屏等创新手段,将厚重的历史文化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鲜活叙事,让到访的参观者更加容易学习,了解到地方的文化内涵。
不过,由于各地的发展情况不一样,一般来说,很多地方的博物馆,主要还是以"文物展览"为主,这种现象在县级行政区尤为突出,因为城市体量小,加上财政投入,专业人才,文化氛围等等,种种制约,很多地方的文化展示不如大城市那么丰富,难以像大城市那样构建起立体化的展陈体系。
但仅就“文物展览”而言,即便是在相对简朴的文物展览中,每个地方都能通过精心策展,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建设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展示特点,或是某个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发展阶段,或是主要体现的是本地曾经辉煌的一段历史时期。
像今年到过几个地方,就专门的抽时间去看过当地的博物馆,如容县博物馆,金秀博物馆,武宣博物馆,等等,场馆占地不大,但里面的展示很有针对性,着重了展示当地最为值得宣传的一段历史。
如桂林博物馆,上下几层,几千平方的展厅,将桂林漓江流域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演进娓娓道来。每一个展厅都有一个历史主题,一个个青花梅瓶记述着明代靖江王府的鼎盛气象,泛黄的手稿与斑驳的剧照记忆着抗战时的文化之都,友谊厅的各国赠礼记载着桂林与世界对话的友好往来等等;
金秀博物馆,展厅不大,但瑶族的地域文化展现得很有特色,瑶族的传统服饰,瑶族的生活场景复原,地域风俗的介绍等等,勾勒出瑶山文化的绚丽画卷;
容县博物馆,以"器物叙事"勾勒古郡风华。青铜器与陶瓷的有机组合,唐宋遗物韵味等等,构成时空对话,生动再现了岭南古郡容州的昔日繁华;
总之,很多地方的博物馆,虽占地面积有限,却都精准把握住了"以小见大"的策展精髓,将有限的空间转化为讲述地方历史的文化长廊,成为人们了解地域文明的密匙。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谢谢阅读关注!
来源:浔州府鑫森淼焱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