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聪者化身倾听者,他用人工耳蜗倾听“心”的声音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8 21:26 2

摘要:“以前,我的世界沉寂又狭小,只能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现在,通过人工耳蜗与有声世界重新建立联系,我的世界变得鲜活而辽阔。因为淋过雨,所以我更想为有需要的人撑一把伞。”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上海听友自助互助联盟负责人王学智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以前,我的世界沉寂又狭小,只能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现在,通过人工耳蜗与有声世界重新建立联系,我的世界变得鲜活而辽阔。因为淋过雨,所以我更想为有需要的人撑一把伞。”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上海听友自助互助联盟负责人王学智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听清世界只是开始,听懂别人的心才有重量。”

2021年,自幼重度听损的王学智失去了右耳仅存的微弱残余听力,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试图用保守疗法挽救残余听力,在所有的尝试均告失败后,2022年选择同时植入双侧科利耳人工耳蜗,重新通过听觉感知世界。

2024年3月3日,王学智及科利耳志愿者团队组织了以“以听会友,乐享生活”为主题的上海站听友线下见面会。刘力园 摄

两年后,这个曾被寂静困住的人,为了满足人工耳蜗植入者及助听器佩戴者提升听说能力的需求,在中国聋协原主席杨洋及其团队、科利耳志愿者团队、上海市残联、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等支持下,通过构建交流社群、邀请康复老师、组建骨干团队、分享康复资源、组织线下听友见面会等方式,为全国多名听障人士架起一座“声桥”。王学智也从一个曾经无法感知声音的人变为倾听者,听到了那些在现代科技力量加持下的“心声”。

有人跟他分享植入人工耳蜗后第一次听到孩子喊“妈妈”的喜悦;有人惊喜于摆脱了语音转文字设备,只依靠听觉就可以和他人开心互动;有人感慨曾因失聪一度情绪崩溃到想要离开这个世界,直到重获“新声”后才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也有人在重获听觉后终于可以笑着回忆来时路的荆棘密布……这些真实而细腻的生活片段,在一次次诉说与倾听中变得生动。流淌在彼此心间的温暖,驱散了孤单和迷茫。

除了分享心路历程,王学智还邀请了多位言语康复老师为群里的听友做听说康复指导。“我们每天都会发布古诗词等练习材料,大家将训练音频发到群内,会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大家也经常互相鼓励。”

听友们常称王学智为“科学家”,因其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可以解答人工耳蜗相关问题。“清楚地听见声音已经让我很知足,现在还能靠自己的经历和所学去帮助他人,我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盈。”王学智说。

2025年3月9日,上海听友自助互助联盟在科利耳上海客户体验中心举行线下听友见面会。梁祺 摄

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刘玉和主刀过千余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见证各个年龄段的听力损失者因人工耳蜗的植入重新融入有声世界,彻底改变人生。“我见过儿童患者在植入人工耳蜗后,逐渐学会聆听和表达,最终能够正常上学、与同龄人交流;也见过成年患者重返工作岗位,恢复正常的生活节奏。你会发现,很多人在听到声音的那一刻,眼里是有光的,他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

“希望通过医疗技术和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更多的听障人士走出无声的世界,迎接充满声音的未来。”刘玉和说。

责编:郑玺

主编:杨小明

校对:董颖钰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